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夕闻雁》
《春夕闻雁》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春夕坐神皋,天长北雁号。

来思系书足,去羡顺风毛。

瑞鹄天渊暖,啼乌禁树高。

夫君自江海,避弋莫为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nwényàn
sòng / sòngxiáng

chūnzuòshéngāotiānchángběiyànhào

láishūxiànshùnfēngmáo

ruìtiānyuānnuǎnniǎojìnshùgāo

jūnjiānghǎiwèiláo

翻译
春天傍晚坐在神皋之上,北归的大雁在天空中呼唤。
来时希望寄托书信传递,离去时羡慕大雁能顺风翱翔。
吉祥的鹄鸟在温暖的天渊中飞翔,啼叫的乌鸦栖息在高高的枝头。
你的丈夫远离江湖,为了躲避猎捕,请不必过于劳累。
注释
春夕:春天的傍晚。
神皋:神圣的水边草地。
天长:广阔的天空。
北雁:北方归雁。
来思:来时的心情。
系书足:系在雁足上的书信。
去羡:离去时的羡慕。
顺风毛:顺着风飞翔的羽毛。
瑞鹄:吉祥的鹄鸟。
天渊:天空与深渊。
啼乌:啼叫的乌鸦。
禁树高:高高的树枝。
夫君:丈夫。
江海:江河湖海。
避弋:躲避射猎。
莫为劳:不要劳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春夜景象,诗人坐在神皋之上,聆听着远方传来的北雁鸣叫声。"来思系书足"和"去羡顺风毛"两句表达了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和对自由飞翔的鸟儿的向往。"瑞鹄天渊暖,啼乌禁树高"则写出了春夜温暖而宁静的环境,其中瑞鷻指的是祥瑞之物,这里可能比喻着某种美好的事物,而啼乌即是树上的乌鸦,它们的叫声在夜晚显得特别清晰,禁树高或许象征着一种隔绝与世隔离的情境。

最后两句"夫君自江海,避弋莫为劳"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关心和祝愿,希望他们不要为捕猎之事而劳碌。整首诗流露出一股淡淡的忧思和对自然美景的享受,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幽深的小品。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豫章行·其二

荡子从来好留滞,况复关山远迢递。

当学织女嫁牵牛,莫作姮娥叛夫婿。

偏讶思君无限极,欲罢欲忘还复忆。

愿作王母三青鸟,飞去飞来传消息。

丰城双剑昔曾离,经年累月复相随。

不畏将军成久别,只恐封侯心更移。

(0)

三妇艳词十一首·其六

大妇初调筝,中妇饮歌声。

小妇春妆罢,弄月当宵楹。

季子时将意,相看不用争。

(0)

赋得边马有归心诗

穷秋边马肥,向塞甚思归。

连镳渡蒲海,束舌下金微。

已却鱼丽阵,将摧鹤翼围。

弥忆长楸道,金鞭背落晖。

(0)

七月七日登舜山诗

述职无风政,复路阻山河。

还思麾盖日,留谢此山阿。

(0)

东魏武定末童谣

百尺高竿摧折。水底燃灯灯灭。

(0)

五言诗

异林花共色,别树鸟同声。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