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帘疏雨,又被晚云阁。
病馀转添腰细,羞把柳枝学。
此恨都无人晓,花底鹦哥觉。粉笺香匝。
新词在手,记取红幺指尖掐。
夜少蜂愁蝶怨,缕缕难酬答。
多少水远山长,密密重签押。
似恁凄凉况味,端为风流霎。月如银蜡。
却曾照过,私语喁喁画楼角。
隔帘疏雨,又被晚云阁。
病馀转添腰细,羞把柳枝学。
此恨都无人晓,花底鹦哥觉。粉笺香匝。
新词在手,记取红幺指尖掐。
夜少蜂愁蝶怨,缕缕难酬答。
多少水远山长,密密重签押。
似恁凄凉况味,端为风流霎。月如银蜡。
却曾照过,私语喁喁画楼角。
这首《六幺令》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沈谦所作,其风格细腻婉约,情感深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段深情而又略带哀愁的情感故事。
开篇“隔帘疏雨,又被晚云阁”,以雨和云的景象起兴,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病馀转添腰细,羞把柳枝学”,通过女子病后身体的变化和对柳枝的羞涩模仿,暗示了她内心的脆弱与敏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此恨都无人晓,花底鹦哥觉”一句,将女子的内心情感比作鹦鹉在花下察觉到的,形象地表达了她心中的秘密和痛苦,难以向他人诉说。接下来,“粉笺香匝,新词在手,记取红幺指尖掐”,描绘了女子在纸上书写新词的情景,通过“红幺指尖掐”这一细节,进一步展现了她创作时的专注与投入。
“夜少蜂愁蝶怨,缕缕难酬答”则通过蜜蜂和蝴蝶的愁怨,象征了女子情感的复杂与难以表达,同时也暗示了她与某人的关系中存在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纠葛。最后,“多少水远山长,密密重签押。似恁凄凉况味,端为风流霎。月如银蜡。却曾照过,私语喁喁画楼角”,以山水、月光、私语等意象,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表达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孤独与思念,以及对美好瞬间的追忆。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张力的故事场景,展现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复杂与丰富,以及对美好情感的深切渴望与无奈。
君家寓城市,乃有山林观。
高高复下下,卜筑殊未阑。
昨夜三尺雪,闭门学袁安。
且欣麦陇足,未怕红梅残。
谁怜属国苏,取毡卧自餐。
欲寻鸟道往,反畏屐齿难。
凛凛溪边竹,倚空争岁寒。
俨如十九夫,玉山方总干。
悲风动骚屑,伴我长铗弹。
布衾冷如水,敢效无鱼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