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幺令.次晏叔原韵》
《六幺令.次晏叔原韵》全文
明 / 沈谦   形式: 词  词牌: 六幺令

隔帘疏雨,又被晚云阁。

病馀转添腰细,羞把柳枝学。

此恨都无人晓,花底鹦哥觉。粉笺香匝。

新词在手,记取红幺指尖掐。

夜少蜂愁蝶怨,缕缕难酬答。

多少水远山长,密密重签押。

似恁凄凉况味,端为风流霎。月如银蜡。

却曾照过,私语喁喁画楼角。

(0)
鉴赏

这首《六幺令》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沈谦所作,其风格细腻婉约,情感深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段深情而又略带哀愁的情感故事。

开篇“隔帘疏雨,又被晚云阁”,以雨和云的景象起兴,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病馀转添腰细,羞把柳枝学”,通过女子病后身体的变化和对柳枝的羞涩模仿,暗示了她内心的脆弱与敏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此恨都无人晓,花底鹦哥觉”一句,将女子的内心情感比作鹦鹉在花下察觉到的,形象地表达了她心中的秘密和痛苦,难以向他人诉说。接下来,“粉笺香匝,新词在手,记取红幺指尖掐”,描绘了女子在纸上书写新词的情景,通过“红幺指尖掐”这一细节,进一步展现了她创作时的专注与投入。

“夜少蜂愁蝶怨,缕缕难酬答”则通过蜜蜂和蝴蝶的愁怨,象征了女子情感的复杂与难以表达,同时也暗示了她与某人的关系中存在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纠葛。最后,“多少水远山长,密密重签押。似恁凄凉况味,端为风流霎。月如银蜡。却曾照过,私语喁喁画楼角”,以山水、月光、私语等意象,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表达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孤独与思念,以及对美好瞬间的追忆。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张力的故事场景,展现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复杂与丰富,以及对美好情感的深切渴望与无奈。

作者介绍

沈谦
朝代:明

(1620—1670)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人,字去矜,号东江子。明诸生。少颖慧,六岁能辨四声。长益笃学,尤好为诗古文。崇祯末,为西泠十子之一。入清,以医为业。有《东江集钞》、《杂说》等。
猜你喜欢

次韵孙海见赠·其一

碌碌抱关好,孰为贤与愚。

休歌紫芝曲,且和南郭竽。

达人齐万物,轩冕等块苏。

(0)

和范信中雪诗二首·其二

君家寓城市,乃有山林观。

高高复下下,卜筑殊未阑。

昨夜三尺雪,闭门学袁安。

且欣麦陇足,未怕红梅残。

谁怜属国苏,取毡卧自餐。

欲寻鸟道往,反畏屐齿难。

凛凛溪边竹,倚空争岁寒。

俨如十九夫,玉山方总干。

悲风动骚屑,伴我长铗弹。

布衾冷如水,敢效无鱼叹。

(0)

同前

画堂开宴惬新凉,燕舞莺歌奉玉觞。

未放仙舟登李郭,更看贤守会龚黄。

三竿日照旌旗动,千里风飘锦绣香。

尽醉故应怜夜永,高情莫逆话偏长。

(0)

赴工部日题信州玉南寺壁和韵

病愤无凭写,翻然试一来。

谁知丘壑性,畴昔斗牛回。

(0)

又借韵

海乡何处是瀛洲,咄咄凭谁赋莫愁。

衣袂可怜尘土涴,沧浪长忆钓鱼舟。

(0)

次朱通判敦儒韵·其二

天台山下草堂深,樽酒时倍钓叟倾。

屏迹分甘归畎亩,放怀谁复羡公卿。

幽栖幸免牵荣辱,高遁何须隐姓名。

洛浿词人通显后,愿来相访伴山行。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