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觉百无路,来循夫子墙。
问门迷入径,冒雪立平冈。
流水去不息,此身行若忘。
谯楼灯火见,独自下苍茫。
止觉百无路,来循夫子墙。
问门迷入径,冒雪立平冈。
流水去不息,此身行若忘。
谯楼灯火见,独自下苍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雪夜行走在吴桥至郡学的路上,环境清冷而宁静。首句“止觉百无路”,表达了诗人面对未知路径时的迷茫与困惑。接着,“来循夫子墙”一句,巧妙地将行走的路径与孔子的教诲联系起来,寓意着在困境中寻求智慧和指引。
“问门迷入径,冒雪立平冈。”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试图寻找正确的道路,却在雪地中迷失方向的情景。他站在平坦的山冈上,四周一片寂静,只有雪花飘落的声音。这种孤独与无助感,与前文的迷茫形成呼应。
“流水去不息,此身行若忘。”诗人将自己置身于自然之中,仿佛与外界的一切都失去了联系。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而“此身行若忘”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似乎他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烦恼,达到了一种心灵的自由状态。
最后,“谯楼灯火见,独自下苍茫。”诗人终于看到了远处谯楼上的灯火,这微弱的光芒为他指明了前行的方向。在经历了迷茫与孤独之后,找到希望与出路,给人以温暖与鼓舞。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自我超越的精神。
志士身许国,夫岂慕高爵。
感慨九重恩,领受千里托。
安边志获就,解印良亦乐。
厚禄弃千钟,壮气横六幕。
造朝吐奇论,投合期契钥。
终焉谩喋喋,远意谁领略。
琳馆返高卧,铃斋休画诺。
拟寻一亩宫,未办千金橐。
松楸已在眼,阡陌想交错。
回头长安日,倾心比葵藿。
身闲官冷巧相如,草舍柴扉况并居。
刮目尚为三日别,论心真胜十年书。
屡烦折简催羸马,知有新妆出绮疏。
兴发会须携短策,要看风味慰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