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修围行》
《修围行》全文
明 / 童冀   形式: 古风

吴田膏腴亩壹钟,吴地有米皆宿舂。

吴人畏水不畏旱,只愁围满田水满。

家家护围如护墙,老少罱泥河水傍。

前年差夫运官木,半岁风餐并水宿。

去年处处捉逃军,白日家家深闭门。

两年无力修围岸,河水入田天不管。

今年官令催修围,河深罱泥泥亦无。

岸傍在处无剩土,撑船远向南山取。

大围浩渺如望洋,小围不啻千亩强。

田家船小无十斛,低岸长围何日足。

朝输百船防罅漏,暮输百船防水口。

船去船来来去频,岸上何曾土加厚。

问君围岸何当成,请君少待南山平。

(0)
鉴赏

这首明代童冀的《修围行》,描绘了江南地区农民修筑围堤抵御洪水的艰辛与无奈。诗中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吴地农田的肥沃与农民对水患的恐惧,以及他们为了保护家园而付出的巨大努力。

首句“吴田膏腴亩壹钟”描绘了吴地肥沃的土地,一亩田可以产出丰富的粮食,体现了江南农业的富饶。接着,“吴地有米皆宿舂”则说明了当地粮食的充足,农民们无需担心食物短缺。

然而,好景不长,诗中转而描述了农民面临的水患问题。“吴人畏水不畏旱”,反映了他们对洪水的恐惧。面对可能的水灾,农民们“只愁围满田水满”,表达了对围堤保护家园的重视。

接下来,诗人通过“家家护围如护墙,老少罱泥河水傍”描绘了农民们齐心协力,不分老幼,共同参与围堤建设的场景。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是面对自然灾害时不可或缺的力量。

然而,诗中也揭示了农民在修筑围堤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前年差夫运官木,半岁风餐并水宿”、“去年处处捉逃军,白日家家深闭门”、“两年无力修围岸,河水入田天不管”等句子,反映了政府征调劳力、军役频繁,以及农民在修堤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压力和不便。

最后,“今年官令催修围,河深罱泥泥亦无。岸傍在处无剩土,撑船远向南山取”描绘了今年修堤的紧迫情况,以及农民不得不远赴他处寻找泥土的艰难。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坚持着,用船只运送泥土,填筑围堤。

“大围浩渺如望洋,小围不啻千亩强。田家船小无十斛,低岸长围何日足”则表达了围堤工程的浩大与艰巨,以及农民们面对巨大任务时的无力感。

“朝输百船防罅漏,暮输百船防水口。船去船来来去频,岸上何曾土加厚”描绘了农民们日夜不停地运送泥土,修补堤坝,但成效似乎微乎其微,凸显了修堤工作的艰辛与漫长。

“问君围岸何当成,请君少待南山平。”最后两句以疑问和期待结束,既是对当前困境的反思,也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农民们的勤劳与坚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农民生活的不易和对稳定生活环境的渴望。

作者介绍

童冀
朝代:明

浙江金华人,字中州。洪武时征入书馆。与宋濂、姚广孝等相唱和。出为全州教官,官至北平教授。以罪死。有《尚絅斋集》。
猜你喜欢

琼林苑御筵送致政太师潞国文公归西洛

祖燕催移玉殿班,都人齐向苑傍看。

古来少有三师退,天下曾将大器安。

绿野春深花更好,石楼夜午月应寒。

尘埃抖擞无馀事,却忆磻溪旧钓竿。

(0)

赠太子太傅李康靖公挽词二首·其一

议政西清贵,辞荣北第开。

鲁冈天与寿,荀里世多才。

象告中台坼,峰惊半岳摧。

秋风嵩少路,箫鼓有馀哀。

(0)

望京馆

一从绝漠返朱轮,便有东风逐去尘。

和气旋成燕谷暖,使华重照苏门新。

山川如避中原执,天地应酣上国春。

二月塞亭行欲尽,初花犹未识归人。

(0)

送滕舜敷

七闽虽远地,王事有程期。

已试文无害,定知才不羁。

仙山观日处,云海落潮时。

会府多休暇,新诗倘见贻。

(0)

再召至龙图阁观书

君王又诏蓬莱宴,三阁崔嵬压海鳌。

翠玉装舆容扈跸,黄金涂纸看挥毫。

尧文自与星辰烂,汉殿常依日月高。

四十年来无此会,恩深不觉醉仙醪。

(0)

宫词·其九十一

十年一住广寒宫,云恋歌声惯绕空。

长爱惜花花下唱,袖和金缕怕春风。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