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汪水云诗卷·其九》
《题汪水云诗卷·其九》全文
宋 / 刘师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北去南来无定居,水流云在意何如。

湖边倘有西飞雁,只寄诗筒莫寄书。

(0)
注释
北去南来:形容人来来往往,没有固定的居所。
定居: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
水流云在:比喻事物的自由流动或变化无常。
意何如:心意如何,指的是对这种变化的态度。
湖边:指某个湖泊边。
西飞雁:向西飞的大雁,古代常用来传递信息。
诗筒:古时用于装信的竹筒,象征诗意的通信方式。
书:传统的纸质信件。
翻译
南北漂泊无定处,水的流动云的意向又如何呢。
如果湖边有向西飞的大雁,就请它把信放在诗筒里,不要寄送书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师复的作品,名为《题汪水云诗卷(其九)》。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游子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北去南来无定居”,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四处漂泊,没有固定的家乡,这种生活状态让人感到一种自由自在,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孤独和不稳定。

“水流云在意何如”,这里水与云象征着自然界中最为变化无常的元素,诗人通过这两者的流动和飘逸来表达自己的心境。水流云卷,可能暗示着诗人的内心世界也是多变且难以捉摸的。

“湖边倘有西飞雁”,这一句描绘了一幅湖边秋景,远处传来了西飞大雁的声音,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和遥远所在的向往。

“只寄诗筒莫寄书”,在古代,人们常用筒子来保存和携带书信或诗文。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来传递情感和思想,而不是普通的书信。这里的“诗筒”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媒介,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寄存,也是精神上的交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游离于世的自由自在,以及对于归宿和心灵交流的深切渴望。

作者介绍

刘师复
朝代:宋

刘师复,三会人。道士。与赵文等并称七逸(赵文《青山集》卷四《七逸画记》)。宋遗民。今录诗十一首。
猜你喜欢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其三

罗浮高万仞,下看扶桑卑。

默坐朱明洞,玉池自生肥。

从来性坦率,醉语漏天机。

相逢莫相问,我不记吾谁。

(0)

次韵陈履常张公龙潭

明经宣城宰,家此百尺澜。

郑公不量力,敢以非意干。

玄黄杂两战,绛青表双蟠。

烈气毙强敌,仁心恻饥寒。

精诚祷必赴,苟简求亦难。

萧条麦麰枯,浩荡日月宽。

念子无吏责,十日勤征鞍。

春蔬得雨雪,少助先生盘。

龙不惮往来,而我独宴安。

闭阁默自责,神交清夜阑。

(0)

过泗上喜见张嘉父二首·其一

眉间冰雪照淮明,笔下波澜老欲平。

直得全生如许妙,不知形谍已多名。

(0)

赵郎中往莒县,逾月而归,复以一壶遗之,仍用前韵

东邻主人游不归,悲歌夜夜闻春相。

门前人闹马嘶急,一家喜气如春酿。

王事何曾怨独贤,室人岂忍交谪谤。

大儿踉蹡越门限,小儿咿哑语绣帐。

定教舞袖掣伊凉,更想夜庖鸣瓮盎。

题诗送酒君勿诮,免使退之嘲一饷。

(0)

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其三

朱瑶唐晚辈,得法尚雄深。

满寺空遗迹,何人识苦心。

长廊欹雨脚,破壁撼钟音。

成坏无穷事,他年复吊今。

(0)

是日至下马碛,憩于北山僧舍。有阁曰怀贤,南直斜谷,西临五丈原,诸葛孔明所从出师也

南望斜谷口,三山如犬牙。

西观五丈原,郁屈如长蛇。

有怀诸葛公,万骑出汉巴。

吏士寂如水,萧萧闻马檛。

公才与曹丕,岂止十倍加。

顾瞻三辅间,势若风捲沙。

一朝长星坠,竟使蜀妇髽。

山僧岂知此,一室老烟霞。

往事逐云散,故山依渭斜。

客来空吊古,清泪落悲笳。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