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其三》
《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朱瑶唐晚辈,得法尚雄深。

满寺空遗迹,何人识苦心。

长廊欹雨脚,破壁撼钟音。

成坏无穷事,他年复吊今。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法家苏轼的作品,描绘了一场虚构的寺院之行,通过对古寺遗迹和壁画的描述,抒发了对历史沧桑与佛学深义的感慨。

“朱瑶唐晚辈,得法尚雄深。”开篇即点明寺中有唐代晚期艺术家的作品,其技艺深厚而不失雄浑。朱瑶、唐晚辈应指的是当时著名的画家,他们的绘画技巧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满寺空遗迹,何人识苦心。”诗人在广阔的寺院中,只见到空寂的遗址,却难寻当年匠师们投入心血的痕迹。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感慨,也是对匠人们辛勤劳作而无人知晓的惋惜。

“长廊欹雨脚,破壁撼钟音。”诗人通过对长廊中雨声和破旧墙壁上钟声的描绘,营造出一幅荒凉古寺的画面。这里的“欹”字生动地传达了雨滴落在长廊石板上的声音,而“撼”字则形象地表达了风吹过破旧墙壁时发出的钟声。

“成坏无穷事,他年复吊今。”诗人感叹世间万物的成败兴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无论是历史上的伟大建筑还是小小的寺院,都难逃时间的侵蚀。这里的“他年”指的是过去的年代,而“复吊今”则意味着将这些往事与现在相联系,产生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古寺遗迹和壁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匠师们辛勤劳作的敬意。同时,也反映出苏轼自己对于艺术、历史与生命价值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用前韵吟寄所思末一章代为答·其六

凭将书尺答微之,愁至春深渐不支。

长日卧多宵不寐,一回情到展君诗。

(0)

和于氏诸子秋词·其五

底事秋天易得明,晓风帘外似人行。

今宵月好须重晤,草草犹多未诉情。

(0)

百字令·其四用前韵寄龚蘅圃李分虎

凭将片羽,问红莲幕内、瑶华题处。

曾记去年花落后,冷换春衫香絮。

桃叶相怜,兰桡一别,绿到西园树。

水南云北,又听乳燕新语。

半载留滞双台,轻衫小马,多少閒歌舞。

欲奏江楼金缕曲,不是刘郎前度。

箫鼓灯船,宾僚酒盏,空忆秦淮渡。

倦游踪迹,怎禁门掩秋雨。

(0)

渔家傲.将之皖口,舆子韶言别

不管烟波风更雨。半酣两桨频催去。

花落重楼君且住。楞梅树。江村日送行人处。

载得离愁能几许。一篙春水红兰渡。

后会更期题短句。相思路。专诸巷曲飞觞暮。

(0)

齐天乐.蝉

西窗已渐鸣风叶,斜阳又横高树。

曲巷攒吟,离亭孤引,惯趁凉飔飞去。幽襟抱露。

笑终夜欹冠,一身轻羽。

柳岸閒寻,绿阴遮到小门处。

哀音最怜马首,断垣听不见,镇说行旅。

钓艇清江,葛巾散发,别有溪槐如诉。秋檐过雨。

便送尽残声,寂寥情绪。鬓也萧疏,凭阑愁更语。

(0)

卖花声

三亩旧柴扉。一半疏篱。春来长定雨霏微。

杨柳丝轻兰叶小,鸂鶒双飞。花径未全非。

乡梦依依。天涯兄弟几时归。

可惜年年芳草色,绿遍渔矶。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