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将片羽,问红莲幕内、瑶华题处。
曾记去年花落后,冷换春衫香絮。
桃叶相怜,兰桡一别,绿到西园树。
水南云北,又听乳燕新语。
半载留滞双台,轻衫小马,多少閒歌舞。
欲奏江楼金缕曲,不是刘郎前度。
箫鼓灯船,宾僚酒盏,空忆秦淮渡。
倦游踪迹,怎禁门掩秋雨。
凭将片羽,问红莲幕内、瑶华题处。
曾记去年花落后,冷换春衫香絮。
桃叶相怜,兰桡一别,绿到西园树。
水南云北,又听乳燕新语。
半载留滞双台,轻衫小马,多少閒歌舞。
欲奏江楼金缕曲,不是刘郎前度。
箫鼓灯船,宾僚酒盏,空忆秦淮渡。
倦游踪迹,怎禁门掩秋雨。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段怀旧与追忆的情境。"凭将片羽,问红莲幕内、瑶华题处",诗人借一片羽毛寄托思念,询问昔日红莲宴席上,佳人所题诗词之处,展现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曾记去年花落后,冷换春衫香絮",回忆起去年花落时节,那份初春的凉意和飘零的香絮,暗示了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桃叶相怜,兰桡一别,绿到西园树",运用桃叶和兰舟的典故,表达了离别后的相思之情,以及对绿意盎然的西园景色的遥想。
"水南云北,又听乳燕新语",通过春天燕子的呢喃,进一步渲染了季节更迭和物是人非的感慨。接下来,诗人感叹自己在双台停留半年,身着轻衫,骑着小马,度过许多闲适的歌舞时光,但这些都已成过往。
"欲奏江楼金缕曲,不是刘郎前度",借用刘郎典故,表达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如今想要再奏一曲金缕曲,却已非当年情景。"箫鼓灯船,宾僚酒盏,空忆秦淮渡",再次强调对秦淮河畔热闹场景的怀念,而今只能空自回味。
最后,"倦游踪迹,怎禁门掩秋雨",诗人以疲倦的游子形象收尾,感叹自己的足迹虽多,但面对秋雨紧闭的门扉,不禁流露出深深的孤寂和无奈,寓含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