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公塘,铁奉化。得人憎,得人怕。
不是明州人,定说苏州语。
铜公塘,铁奉化。得人憎,得人怕。
不是明州人,定说苏州语。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师范所作的《颂古四十四首》中的第二十七首。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两个地方特色的象征物——铜公塘和铁奉化,暗示了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和地域性。"得人憎,得人怕"形象地表达了这些地方特色可能带来的爱恨交织的情感反应,既有人对其的喜爱,也有人对其的畏惧。最后两句"不是明州人,定说苏州语"进一步强调了地方口音和方言的独特性,只有本地人才能完全理解和接纳。
整首诗通过寓言的方式,揭示了地方文化对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中的隔阂。这种风格体现了宋代理学影响下的禅宗诗歌,注重直指人心,语言质朴而富有深意。
超山有梅十万株,大庾邓尉显恢殊。
春浓结客恣探取,村村花烛天模糊。
寒香醉骨荡魂气,蜂蝶不到晴鸠呼。
编户贱花涎摘实,渍以盐酱输江湖。
独号宋梅历千古,盘踞殿脚神祇扶。
好事筑亭收怪丑,暂与摩抚终难摹。
陈侯裹足未预赏,自蓄百本誇吾徒。
搜拣众史追六如,巧夺造化遗其粗。
错出笔势幻奇景,岁时照眼无荣枯。
安用补山拓场圃,墙壁几榻花所都。
转愧曩游费腰脚,盛开但博娱斯须。
君家老人风光主,绵绵神理谁谓诬。
先兆题名况落手,天眷微尚彰勤劬。
旦暮谈画拂书屋,从哂何逊骄林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