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饥惯食腥腐,三嗅不分臭香。
残质心灰已久,末年鼻壅何伤。
一饥惯食腥腐,三嗅不分臭香。
残质心灰已久,末年鼻壅何伤。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家刘克庄的《耳鼻六言二首》中的第二首。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世态的冷漠和对个人修为的深刻反思。
"一饥惯食腥腐,三嗅不分臭香。" 这两句通过形象地比喻,表达了对物欲之人的讽刺。一旦习惯了肮脏与腐败的事物,就会丧失原本的感知,不再能区分臭味和香气。这不仅是对口腹之欲的批判,也是对于那些已习以为常地沉迷于不良环境中的人们的一种警示。
"残质心灰已久,末年鼻壅何伤。"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身心状态的自我反省。"残质"指的是身体上的残缺,"心灰"则是精神上的颓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身体和精神都已不复往日之感慨。而末年之所以"鼻壅"(即鼻塞,不辨香臭),则是在暗示岁月的流逝已经让人的感官变得迟钝,对于世界的感知也随之减退,这种状态的改变对诗人来说,并不痛心,因为他已经历经沧桑,心中早已有了准备。
这两句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不仅展示了刘克庄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其内心的豁达与超脱。
大雅久沦歇,正音委榛芜。
永明肇四声,稍变周汉模。
开皇集八士,牙旷相饰揄。
夜半画刚纪,韵学兹权舆。
承袭一千载,灌莽成康衢。
韩公颇好古,枉啜六经腴。
放者骋游骑,敛者如辕驹。
进退失所恃,不得返皇初。
有宋盛文藻,才老信狂夫。
陈生兴晚明,秉烛照幽墟。
胜广驱除毕,沛下风云趋。
圣清造元音,昆山一鸿儒。
中天悬日月,堂堂烛五书。
上追召陵叟,千载若合符。
斯文有正轨,来者何于于。
江戴扬其波,段孔入其郛。
苗髯最晚出,汇为众说都。
精思屈鬼膝,高论揖唐虞。
鬻熊皎入梦,新火耀天枢。
神光不可熄,长夜一镫孤。
风雪交四壁,焚膏校残书。
人谓髯何惫,髯谓吾自误。
自我与髯友,大海礼间鸥。
时洗筝笛耳,一听秦青讴。
物外有真知,肝鬲助歌歈。
爱髯不忍别,作诗写区区。
《题苗先麓寒镫订韵图》【清·曾国藩】大雅久沦歇,正音委榛芜。永明肇四声,稍变周汉模。开皇集八士,牙旷相饰揄。夜半画刚纪,韵学兹权舆。承袭一千载,灌莽成康衢。韩公颇好古,枉啜六经腴。放者骋游骑,敛者如辕驹。进退失所恃,不得返皇初。有宋盛文藻,才老信狂夫。陈生兴晚明,秉烛照幽墟。胜广驱除毕,沛下风云趋。圣清造元音,昆山一鸿儒。中天悬日月,堂堂烛五书。上追召陵叟,千载若合符。斯文有正轨,来者何于于。江戴扬其波,段孔入其郛。苗髯最晚出,汇为众说都。精思屈鬼膝,高论揖唐虞。鬻熊皎入梦,新火耀天枢。神光不可熄,长夜一镫孤。风雪交四壁,焚膏校残书。人谓髯何惫,髯谓吾自误。自我与髯友,大海礼间鸥。时洗筝笛耳,一听秦青讴。物外有真知,肝鬲助歌歈。爱髯不忍别,作诗写区区。
https://shici.929r.com/shici/9ZvMjAdqSg.html
琉璃划天开芷村,松云如盖飞古门。
千年老虬作人立,脂香著地垂秋痕。
袁君倚岩发长啸,竹根刻杯吟紫魂。
琳书贝册尽消受,残山剩水谁与论?
有时快念贾岛佛,二十八宿胸中扪。
粲花何人识此意,至今惟有碧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