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如梦令》
《如梦令》全文
清 / 黄琬璚   形式: 词  词牌: 如梦令

晓向高楼凝望。远树枝枝红酿。

睡起眼朦胧,道是芙蓉初放。霜降。霜降。

那是丹枫江上。

(0)
鉴赏

这首《如梦令》由清代诗人黄琬璚所作,描绘了一幅晨曦中高楼远眺,秋色满树,霜降时节丹枫如火的生动画面。

“晓向高楼凝望”,开篇即点明时间与地点,清晨时分,诗人站在高楼上,目光投向远方。这里的“凝望”二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景色的专注与欣赏,也暗示了其内心的情感状态——或许是期待、或许是思念,引人遐想。

“远树枝枝红酿”,紧随其后的一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那远处的秋林。在诗人的眼中,那些树枝仿佛酝酿着红色的果实,而实际上,这“红酿”正是满树的枫叶,在霜降之后呈现出的鲜艳色彩。这一句通过巧妙的比喻,既描绘了枫叶的美丽,又赋予了它们生命力和丰收的象征意义。

“睡起眼朦胧,道是芙蓉初放”,接下来的两句,通过诗人的自我描述,增加了作品的生动性和情感深度。诗人从梦中醒来,眼前的一切似乎都变得模糊不清,但当他看到眼前的景象时,误以为是芙蓉花刚刚绽放。这里运用了错觉的手法,一方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自然之美与人类情感之间的微妙联系。

“霜降。霜降。”重复的“霜降”二字,不仅强调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规律性。在霜降的时节,万物开始凋零,但在这首诗中,却因枫叶的红艳而显得格外生机勃勃,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和生命力。

最后,“那是丹枫江上”,以一句简洁有力的话语收尾,将读者的思绪从高楼的凝望拉回到具体的景物之中。丹枫,即为深红色的枫叶,它们点缀在江边,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这句话不仅点明了诗中的主要意象,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

综上所述,《如梦令》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秋日晨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作者介绍

黄琬璚
朝代:清

黄琬璚,字葆仪,宁乡人,黄本骐女,工诗词。适欧阳早卒。著有《茶香阁遗草》。其季父本骥刻入《三长物斋丛书》。
猜你喜欢

兰塘词

塘水汪汪凫唼喋,忆上江南木兰楫。

绣颈金须荡倒光,团团皱绿鸡头叶。

露凝荷卷珠净圆,紫菱刺短浮根缠。

小姑归晚红妆浅,镜里芙蓉照水鲜。

东沟潏潏劳回首,欲寄一杯琼液酒。

知道无郎却有情,长教月照相思柳。

(0)

诗三百三首·其二九四

昔日经行处,今复七十年。

故人无来往,埋在古冢间。

余今头已白,犹守片云山。

为报后来子,何不读古言。

(0)

诗三百三首·其二三二

我见凡愚人,多畜资财谷。

饮酒食生命,谓言我富足。

莫知地狱深,唯求上天福。

罪业如毗富,岂得免灾毒。

财主忽然死,争共当头哭。

供僧读文疏,空是鬼神禄。

福田一个无,虚设一群秃。

不如早觉悟,莫作黑暗狱。

狂风不动树,心真无罪福。

寄语冗冗人,叮咛再三读。

(0)

早秋寺居酬张侍御六韵见寄

六十上清冥,晓缄东越藤。

山光紫衣陟,寺影白云凝。

湿叶起寒鸟,深林惊古僧。

微风窗静展,细雨阁吟登。

清韵岳磬远,佳音湖水澄。

却思前所献,何以豸冠称。

(0)

仲夏入园中东陂

方塘深且广,伊昔俯吾庐。

环岸垂绿柳,盈泽发红蕖。

上延北原秀,下属幽人居。

暑雨若混沌,清明如空虚。

此乡多隐逸,水陆见樵渔。

废赏亦何贵,为欢良易摅。

且言重观国,当此赋归欤。

(0)

临江亭五咏·其四

古木啸寒禽,层城带夕阴。

梁园多绿柳,楚岸尽枫林。

山际空为险,江流长自深。

平生何以恨,天地本无心。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