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深山便学呆,通身有口也难开。
著衣吃饭成多事,啸月吟风自少才。
扫地每嫌黄叶落,闭门常怕白云来。
惟将小境勤磨拭,不肯轻轻受点埃。
一住深山便学呆,通身有口也难开。
著衣吃饭成多事,啸月吟风自少才。
扫地每嫌黄叶落,闭门常怕白云来。
惟将小境勤磨拭,不肯轻轻受点埃。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深山的僧人形象,他选择远离尘嚣,过着简朴的生活。"一住深山便学呆",表现了他沉浸于山林生活的宁静与专注,仿佛外界的纷扰对他影响不大,甚至显得有些超然物外。"通身有口也难开",则暗示他沉默寡言,更倾向于内心的修行而非世俗的交流。
"著衣吃饭成多事,啸月吟风自少才",诗人以日常生活琐事和自然为伴,认为这些平凡之事已足够,无需过多才华去追求外在的赞誉。"啸月吟风",既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也流露出淡泊名利的禅意。
"扫地每嫌黄叶落,闭门常怕白云来",进一步刻画出他对清静环境的珍视,连落叶飘落都让他感到不悦,生怕打扰到这份难得的清净。而"白云来"象征着俗世的侵扰,他选择避开。
最后两句"惟将小境勤磨拭,不肯轻轻受点埃",表达了诗人坚守内心纯净的决心,即使面对微小的尘埃,也要悉心维护自己的精神世界,保持那份高洁的人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独特体验和对心灵净化的执着追求,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
正月载阳,二月条风。缬彼郊原,载青载红。
维麦菶菶,维桑芃芃。仓庚戾止,有皖其容。
二月条风,吹彼平林。翘翘杂英,如盩如綅。
维麦离离,维桑阴阴。仓庚戾止,喈喈其音。
三月鸣鸠,爰拂其羽。玄鸟于翔,载庭载宇。
有漂者萍,亦彼于渚。眷眷怀人,繁念斯众。
维渊有鱼,悠悠其逝。维隰有苇,其叶淠淠。
眷眷怀人,心焉如癈。瞻言则惟,惓言则睇。
维麦离离,宜其食矣。惟桑阴阴,将其搣矣。
翧彼鶗鴂,如笙如簧。泽雉于雊,绣衣锦章。
殷殷其雷,霏霏其雨。眷眷怀人,曷其有与。
霏霏其雨,殷殷其雷。于以永言,于以写怀。
我适来从万山底,目极巉岩高未已。
谁知林际透湖光,水静山閒数十里。
高楼临水欣小憩,微雨掠湖云正起。
复于云罅露奇峰,压楼插天此何理。
凌晨拿舟绝湖去,晓日破寒殊可喜。
霜枫耀眼与日争,使日无光谁恋尔。
雨山青厓碧堂叟,肯傍海藏穷父子。
胸中晴雨尚氤氲,馀味莫矜茶饭美。
海上有孤月,流光遍人寰。
世人不知敬,谓月光以寒。
独有爱月者,中宵起盘桓。
愿从月入海,万顷轻波澜。
月光受之日,造化良无端。
乘时复为日,举世方惊看。
哀彼无知子,狂迷在其肝。
孰能回日月,愚智还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