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昌言动庙堂,永平假守似淮阳。
西垂阅实初旋节,东甸巡行又出疆。
田里情于台省近,江湖心与阙廷长。
汉家千石还登相,消得人称一字良。
十载昌言动庙堂,永平假守似淮阳。
西垂阅实初旋节,东甸巡行又出疆。
田里情于台省近,江湖心与阙廷长。
汉家千石还登相,消得人称一字良。
此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题为《送曹永平于德》。邵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曹永平十年间在朝廷的活跃表现,以及其被委以重任,先在西陲巡视,后又东行边疆的情景。诗中流露出对曹永平深得民心、心系国家的赞誉之情。
首句“十载昌言动庙堂”,赞颂曹永平在朝堂上的卓越贡献,他的言论能够影响庙堂决策,显示其政治智慧和影响力。接着,“永平假守似淮阳”一句,将曹永平比作古代贤臣汲黯,他在淮阳的治理如同汲黯在淮阳的治理一样,展现了其出色的行政能力。
“西垂阅实初旋节,东甸巡行又出疆”描绘了曹永平在西陲巡视后,再次东行边疆的情景,显示出他勤勉尽职的工作态度和对国家边防安全的重视。
“田里情于台省近,江湖心与阙廷长”则表达了曹永平虽身居高位,但始终不忘民间疾苦,心系国家大事,体现了他作为官员的高尚品德和为民服务的精神。
最后,“汉家千石还登相,消得人称一字良”是对曹永平的极高评价,意指他不仅在官位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更因其德才兼备,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赞美,展现了曹永平作为一位杰出官员的风采,以及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奉献。
神仙。飘然。乘鸾。去人间。千年。惟馀白云常漫漫。
洞中仙鹤蹁跹。呼白猿。洞口种芝田。
不与人世人往还。后来苯伯,希冀升天。
偶游石室,偷得丹经数篇。食肉芝兮腥膻。
饮玉浆兮枯干。终年丹灶边。开炉空化烟。
仰首望云端。杳无仙者飞下天。
红烛如山,请四筵满座,听侬挝鼓。
此日天涯谋作达,事更难于缚虎。
仆本恨人,公皆健卒,不醉卿何苦。
金元院本,月明今夜重作。
总是狎客南朝,佳人北里,占断芜城路。
好景也知容易散,一别沈鳞羁羽。
狂受人憎,醉供人骂,老任雏姬侮。
扬州灯火,明朝人定传语。
萧萧瑟瑟。惨惨悽悽,呜呜哽哽咽咽。
一片秋阴,摇弄晚天如墨。
三丝两丝细雨,更助它、白杨风急。
雁过也,遍寒林、尽是断肠声息。有客天涯孤立。
回首望、高堂更无人一。寒食梨花,麦饭几曾亲社。
空含两行血泪,洒枯枝、点点滴滴。
待反哺,学一个、乌鸟不得。
艳夺明霞,朗含仙露,风流旖旎天然。
万缕垂垂,搓脂匀粉鲜妍。
啼痕不与秋红并,岂容它、蝶妒蜂怜。
倩柔情、绾住春光,绾住华年。
依稀记得团圞景,对名花丽卉,共醉琼筵。
憔悴而今,镜中青鬓成烟。
绿章旧事惊尘梦,尽销魂、几度缠绵。
伴娇憨,芳草萋萋,莲叶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