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次夜韩楼灯火甚盛仍听诸君弦管复填一阕叠前韵》
《念奴娇.次夜韩楼灯火甚盛仍听诸君弦管复填一阕叠前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红烛如山,请四筵满座,听侬挝鼓。

此日天涯谋作达,事更难于缚虎。

仆本恨人,公皆健卒,不醉卿何苦。

金元院本,月明今夜重作。

总是狎客南朝,佳人北里,占断芜城路。

好景也知容易散,一别沈鳞羁羽。

狂受人憎,醉供人骂,老任雏姬侮。

扬州灯火,明朝人定传语。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夜晚韩楼灯火辉煌、音乐悠扬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宴会氛围。词人以“红烛如山”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宴会的热烈与隆重。接下来,“四筵满座”、“听侬挝鼓”等描述,生动地展现了宾客们欢聚一堂、乐声盈耳的情景。

词中运用了“天涯谋作达”、“仆本恨人”等词句,表达了词人对宴会中复杂情感的深刻洞察。通过“金元院本”、“南朝”、“北里”等词语,词人巧妙地融入历史背景,使得整个场景更加丰富多元。同时,“好景也知容易散”、“一别沈鳞羁羽”等句子,又透露出词人对美好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在情感表达上,词人运用了“狂受人憎”、“醉供人骂”、“老任雏姬侮”等词句,展现了宴会中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既有豪放不羁的狂士,也有沉醉其中的酒徒,还有年老被欺的老人,以及轻薄的女子。这些形象的描绘,使整个宴会场景更加立体鲜活。

最后,“扬州灯火,明朝人定传语”,既是对当前宴会盛况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回忆的预设,暗示了这场盛宴将成为人们口中流传的故事,留下深刻的印记。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营造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故事的宴会场景,展现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挽张之洞联

回翔中外,为词臣虽匡刘弗如,为畺臣虽陶庾弗如,为辅臣虽丙魏弗如,以一身砥柱狂流,方冀济斯世、康斯民,数钜典酌古准今,温公从洛中来,未竟厥志;

坐镇东南,任粤督值法越之变,任江督值辽韩之变,任鄂督值津京之变,洎去岁宫车晚驾,实能决大疑、定大计,卌余年感恩知己,和仲为天下恸,并哭其私。

(0)

挽曾纪泽联

筹国以怀柔为略,想梯航遍迹,鹣鲽输诚,正当伟烈方兴,外海中朝齐属望;

知公秉钟毓而生,幸桑梓相依,茑萝窃附,胡竟哲人其萎,衡云湘水黯无辉。

(0)

挽张之洞联

筹边老卫国,定策胜韩公,物望三朝名不朽;

翰苑传敬舆,沔阳祠诸葛,相才千古世无多。

(0)

挽曾纪泽联

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不失己、不失人,曾固邦交留懋绩;

范尧夫无愧名臣之子,得其忠、得其略,克承先业裕诒谋。

(0)

宁寿宫灯联

东揖木公朝,十年庆典,千叟恩荣,洛社画图鸠杖集;

北迎元日诏,五代齿繁,百家算倍,康衢灯火筱骖游。

(0)

挽张之洞联

鞠躬尽瘁,真古大臣风,若论事业文章,犹公余绪;

蒿目时艰,正为天下恸,况复感恩知己,重我悲哀。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