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今传后两无功,老去心情静坐中。
梦里岩松过急雨,吟边庭草汎光风。
沧波野鸟秋能白,篱落幽花晚亦红。
敢学少年行乐地,北堂趋走未成翁。
信今传后两无功,老去心情静坐中。
梦里岩松过急雨,吟边庭草汎光风。
沧波野鸟秋能白,篱落幽花晚亦红。
敢学少年行乐地,北堂趋走未成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在山中居住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深思。首句“信今传后两无功”,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淡然。接着,“老去心情静坐中”一句,点明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在岁月的沉淀下,心境变得平和而宁静。
“梦里岩松过急雨,吟边庭草泛光风”两句,运用了梦境与自然景象的对比,通过“急雨”与“泛光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细腻。岩松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急雨则暗示生活的风雨变幻;而庭草在风中泛光,则是诗人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捕捉与赞美。
“沧波野鸟秋能白,篱落幽花晚亦红”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秋日的景色,以“沧波”、“野鸟”、“秋能白”、“篱落”、“幽花”、“晚亦红”等意象,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秋天的水波在阳光下泛着银白,野鸟在空中自由飞翔,篱笆旁的花朵在傍晚时分依然绽放,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最后,“敢学少年行乐地,北堂趋走未成翁”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但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已不再是那个追逐热闹的年轻人,而是选择了内心的平静与自足。诗人不愿再像年轻人那样追求外在的欢乐,而是更倾向于内在的满足与自我修养,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秋日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自我等多重主题的思考与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合群时未来,众势苦易散。
相安三百年,可虑在满汉。
外族方侵凌,万钧系一线。
幸君毋绝之,失手且糜烂。
汉存满自安,其意岂好叛?
谁令走胡越,迫之乃惊窜。
惜哉无大臣,独立济时难。
榱崩侨将压,子产空悽叹。
一生走仁义,自谓性所有。
未甘师古人,况逐筲与斗。
戊庚逮今兹,躁进互击掊。
谬兴种族论,国事迫解纽。
惟予倡群学,荡荡辟天牖。
滔天几漂山,终欲关其口。
彼曹身倏灭,污我冀不朽。
甚黠亦可怜,笑骂颜孔厚。
诸公工罔上,抚中果安否?
名德既不昌,颜回岂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