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晨光晚,林梢露滴升。
峰头斜见月,野市早明灯。
树暗犹藏鹊,堂开已馔僧。
据鞍应梦我,联骑昔尝曾。
山下晨光晚,林梢露滴升。
峰头斜见月,野市早明灯。
树暗犹藏鹊,堂开已馔僧。
据鞍应梦我,联骑昔尝曾。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山间的宁静与活力。首句“山下晨光晚”展现了太阳尚未升起,但山脚下已有微弱的晨光透出,暗示时间尚早。次句“林梢露滴升”进一步描绘了露水在林间枝头凝聚,随着阳光逐渐增强而蒸发的情景。
“峰头斜见月”写的是山顶上还残留着淡淡的月影,说明夜色尚未完全退去,月亮的余晖为山景增添了几分神秘。接下来,“野市早明灯”则转而描绘了山脚下的村庄,虽然天色尚早,但市场已经开始点燃灯火,透露出生活的气息。
“树暗犹藏鹊”描绘了树林深处,鸟儿尚未完全醒来,隐藏在黑暗的树丛中,显得静谧而和谐。“堂开已馔僧”则写寺庙的僧人已经开始准备早课或斋饭,显示出一种清修的氛围。
最后两句“据鞍应梦我,联骑昔尝曾”表达了诗人回忆起过去与友人(子瞻即苏轼)一同骑马游历的场景,想象此刻他们或许也在梦中相会,充满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过去的追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下村庄的早晨景象,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回忆,展现出一幅富有生活气息和诗意的画面。
英英辉丛菊,重露滋其花。
移来秋已深,不饮亦已嘉。
小槛凭虚檐,山迥无风沙。
霁色寒未生,此地玉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