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子瞻太白山下早行题崇寿院》
《次韵子瞻太白山下早行题崇寿院》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山下晨光晚,林梢露滴升。

峰头斜见月,野市早明灯。

树暗犹藏鹊,堂开已馔僧。

据鞍应梦我,联骑昔尝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zhāntàibáishānxiàzǎoxíngchóng寿shòuyuàn
sòng / zhé

shānxiàchénguāngwǎnlínshāoshēng

fēngtóuxiéjiànyuèshìzǎomíngdēng

shùànyóucángquètángkāizhuànsēng

ānyìngmèngliánchángcéng

注释
山下:指山脚下的位置。
晨光:清晨的阳光。
晚:夜晚。
林梢:树林的顶部。
露滴:早晨的露水。
峰头:山峰的顶部。
月:月亮。
野市:乡村集市。
早明灯:早早亮起的灯光。
树暗:树木阴暗处。
犹:仍然。
藏:隐藏。
鹊:喜鹊。
堂开:佛堂或房屋打开。
馔僧:为僧人准备食物。
据鞍:骑在马鞍上。
梦我:梦见我。
联骑:一起骑行。
昔尝:曾经。
翻译
山脚下晨光初现,夜晚树林间露珠上升。
山顶上月亮斜挂,野外集市早已有灯火照明。
树木深处隐藏着喜鹊,佛堂开门已为僧人备好饭菜。
骑马之人想必梦见了我,回忆起往昔我们一同骑行的情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山间的宁静与活力。首句“山下晨光晚”展现了太阳尚未升起,但山脚下已有微弱的晨光透出,暗示时间尚早。次句“林梢露滴升”进一步描绘了露水在林间枝头凝聚,随着阳光逐渐增强而蒸发的情景。

“峰头斜见月”写的是山顶上还残留着淡淡的月影,说明夜色尚未完全退去,月亮的余晖为山景增添了几分神秘。接下来,“野市早明灯”则转而描绘了山脚下的村庄,虽然天色尚早,但市场已经开始点燃灯火,透露出生活的气息。

“树暗犹藏鹊”描绘了树林深处,鸟儿尚未完全醒来,隐藏在黑暗的树丛中,显得静谧而和谐。“堂开已馔僧”则写寺庙的僧人已经开始准备早课或斋饭,显示出一种清修的氛围。

最后两句“据鞍应梦我,联骑昔尝曾”表达了诗人回忆起过去与友人(子瞻即苏轼)一同骑马游历的场景,想象此刻他们或许也在梦中相会,充满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过去的追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下村庄的早晨景象,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回忆,展现出一幅富有生活气息和诗意的画面。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次公招饮余子寿同坐

老觉过从少,斯文恐不然。

参天两玉树,忽堕一杯前。

意象心非石,谈锋思涌泉。

冰霜冻梅蕊,满眼是新年。

(0)

露菊

英英辉丛菊,重露滋其花。

移来秋已深,不饮亦已嘉。

小槛凭虚檐,山迥无风沙。

霁色寒未生,此地玉溪家。

(0)

赠徐辉

五曜循环十二宫,乾坤尽落往来中。

竹罗书在人安在,姑射山空道不空。

畴昔未能知本末,从今不复问穷通。

东楼恣享湖山乐,三尺阑干万里风。

(0)

含山寺

一僧庞眉拄杖扶,自汲石泉浇茗盂。

山深松树须髯古,寺老木鱼鳞甲枯。

心閒逢人谢礼乐,身倦到枕即江湖。

梦回石壁半斜照,蝙蝠打人山鸟呼。

(0)

伏承侍郎使君垂示所与少傅国公唱酬西湖佳句谨次高韵聊发一笑·其二

越王城下水融融,此乐从今与众同。

满眼芰荷方永日,转头禾黍便西风。

湖光尽处天容阔,潮信来时海气通。

酬唱不誇风物好,一心忧国愿年丰。

(0)

蟹浦

层阁面沧江,夜色上东岭。

风浦多远声,月岩见清影。

栖柯鸟梦恬,依苇渔榔静。

招提落寒钟,寂然绝人境。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