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城下水融融,此乐从今与众同。
满眼芰荷方永日,转头禾黍便西风。
湖光尽处天容阔,潮信来时海气通。
酬唱不誇风物好,一心忧国愿年丰。
越王城下水融融,此乐从今与众同。
满眼芰荷方永日,转头禾黍便西风。
湖光尽处天容阔,潮信来时海气通。
酬唱不誇风物好,一心忧国愿年丰。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名为《伏承侍郎使君垂示所与少傅国公唱酬西湖佳句谨次高韵聊发一笑(其二)》。诗中描绘了越王城下的春水融融之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分享这份喜悦的心情。满眼的芰荷在夏日里绽放,象征着生机与繁荣;而转瞬间,秋风起,稻谷黄,季节更迭,自然界的轮回之美跃然纸上。
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广阔的湖面与浩渺的天空,湖光与天色交相辉映,海气与潮信相互交融,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诗人在此美景之中,却并未流连于风物之美,而是心系国家,忧国忧民,希望年年丰收,百姓安居乐业。这种高尚的情操与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更蕴含着深沉的人文关怀和家国情怀。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能体会到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美好祝愿,体现了宋代士大夫阶层的道德理想与社会责任感。
陆行疲车马,水行费舟航。
壮男罢耕耒,小妇抛蚕筐。
商贾为废市,担者弛其装。
老父携弱儿,踉跄趋且僵。
一州十七邑,倾都以彷徨。
借问何所之,云送我郭公。
郭公未下车,十室九尚空。
郭公下车后,流徙即其宫。
朝下赈粟书,夕上蠲租章。
去彼蟊与螟,树我稻与桑。
一檄饱我饥,再檄起痍伤。
三檄潢池内,帖帖波不扬。
连城千万家,家家有郭公。
百吏当谳案,案案有郭公。
原田锄春雨,公若亲劝农。
横海出楼船,公若亲在行。
弱者忘其弱,强者讳其强。
日为郭公日,霜者郭公霜。
初旭映东嵎,郭公坐堂皇。
出则剖盈庭,入则理堆床。
退食无三簋,解劳仅三觞。
目不睹优施,耳不听清商。
席客唯笾豆,实篚鲜玄黄。
不发居间书,不畏黄门郎。
谁妒我郭公,嗟嗟彼狡童。
彼狡亦何知,畴能掩帝聪。
臣某诚无状,臣斥分固当。
贝锦亦有丝,薏苡亦有囊。
浮尘翳明镜,磨之当益光。
重袖襺都梁,发之当益芳。
德星在女牛,一夜徙他方。
甘霖正霢霂,改润隔塍秧。
蹇驴困康庄,骐骥眼大荒。
伯乐一相顾,天路遂腾骧。
愿公健匕箸,愿公寿无疆。
公以衮衣来,竹马满道傍。
今日悲相别,别后莫相忘。
《中丞行当雁门太守》【明·王世贞】陆行疲车马,水行费舟航。壮男罢耕耒,小妇抛蚕筐。商贾为废市,担者弛其装。老父携弱儿,踉跄趋且僵。一州十七邑,倾都以彷徨。借问何所之,云送我郭公。郭公未下车,十室九尚空。郭公下车后,流徙即其宫。朝下赈粟书,夕上蠲租章。去彼蟊与螟,树我稻与桑。一檄饱我饥,再檄起痍伤。三檄潢池内,帖帖波不扬。连城千万家,家家有郭公。百吏当谳案,案案有郭公。原田锄春雨,公若亲劝农。横海出楼船,公若亲在行。弱者忘其弱,强者讳其强。日为郭公日,霜者郭公霜。初旭映东嵎,郭公坐堂皇。出则剖盈庭,入则理堆床。退食无三簋,解劳仅三觞。目不睹优施,耳不听清商。席客唯笾豆,实篚鲜玄黄。不发居间书,不畏黄门郎。谁妒我郭公,嗟嗟彼狡童。彼狡亦何知,畴能掩帝聪。臣某诚无状,臣斥分固当。贝锦亦有丝,薏苡亦有囊。浮尘翳明镜,磨之当益光。重袖襺都梁,发之当益芳。德星在女牛,一夜徙他方。甘霖正霢霂,改润隔塍秧。蹇驴困康庄,骐骥眼大荒。伯乐一相顾,天路遂腾骧。愿公健匕箸,愿公寿无疆。公以衮衣来,竹马满道傍。今日悲相别,别后莫相忘。
https://shici.929r.com/shici/rMSuIzvUw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