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答文度》
《再答文度》全文
明 / 伍瑞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青云丛桂各相招,回首风尘总寂寥。

身在市朝元亦隐,士缘贫贱转堪骄。

云生北坞连三径,霜落南湖第几桥。

满眼梅花新酒熟,好乘明月夜吹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尘嚣的疏离。首句“青云丛桂各相招”以“青云”象征高远的理想,“丛桂”则暗喻了诗人的才华与追求,两者相互吸引,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外界的诱惑之间的微妙关系。

“回首风尘总寂寥”一句,诗人回望尘世,感叹其空虚与寂寞,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接着,“身在市朝元亦隐,士缘贫贱转堪骄”两句,诗人强调自己虽身处繁华都市,但内心却保持着隐士般的淡泊与超脱,即使面对贫困与低微的地位,也能自得其乐,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自信与骄傲。

“云生北坞连三径,霜落南湖第几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云雾缭绕的北坞与连绵的山径,霜降后的南湖与曲折的桥梁,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也隐含了诗人对简单生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最后,“满眼梅花新酒熟,好乘明月夜吹箫”将画面推向高潮。梅花盛开,新酿的美酒,明月当空,诗人选择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吹奏起悠扬的箫声。这一场景充满了浪漫与诗意,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释放,体现了他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世俗尘嚣的疏离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伍瑞隆
朝代:明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舟中·其一

沧波渺渺思无穷,归棹悠悠信夕风。

睡去不知何处泊,觉来霜月满船篷。

(0)

山园丛桂新檗将抽陈叶皆陨感而成咏

草木随时变,由来不少停。

新萌将欲吐,陈叶已先零。

便可知浮世,无由固此形。

保常同醉梦,曾有几人醒。

(0)

山人居涧上号涧居因涧作池名鉴止为赋是诗

幽人临涧居,为爱涧中水。

泠泠出云窦,决决漱石齿。

流行本无意,遇坎还自止。

坎深遂成池,寒光映窗几。

于以鉴禅心,清净绝尘滓。

唯供种白莲,不洗闻尧耳。

(0)

与云耕重会复别

久别思见面,重逢反成悲。

相持问年纪,各在桑榆时。

道途筋力残,玄发成素丝。

时命苟不遭,有才亦奚为。

荣华既非愿,但愿亡寒饥。

眼前且相慰,老别难再期。

此语亦良苦,君心还自知。

(0)

雷峰

不定似飞蓬,还来宿此峰。

霜欺孤客枕,风乱四山钟。

好梦如冰薄,归心与酒浓。

旧房谁占住,门有最长松。

(0)

野步

野步任吾情,深村复远坰。

陂塘波瀰瀰,坡垄麦青青。

灶妇知蚕性,田夫识地形。

牧儿尤可喜,记得相牛经。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