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今日浮黄河,今日今年山之阿。
白露瀼瀼惊作客,红林䬃䬃竞辞柯。
节近重阳多慷慨,天高落日满烟萝。
美人不来三径暮,明月如弓愁奈何。
去年今日浮黄河,今日今年山之阿。
白露瀼瀼惊作客,红林䬃䬃竞辞柯。
节近重阳多慷慨,天高落日满烟萝。
美人不来三径暮,明月如弓愁奈何。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休仲的深切怀念之情,通过霜降前一日的自然景象,寄托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感慨。
首句“去年今日浮黄河”,诗人回忆起去年此时在黄河上漂泊的情景,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接着“今日今年山之阿”一句,将思绪从黄河引向了山林,表达了对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感慨。
“白露瀼瀼惊作客”描绘了霜降前的清晨,白露浓重,仿佛提醒着诗人自己如同过客一般,流连于这变幻的世界。而“红林䬃䬃竞辞柯”则以秋天的红叶纷纷飘落,象征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节近重阳多慷慨”点出了时令接近重阳节,重阳节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登高望远、思念亲朋的传统,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天高落日满烟萝”一句,通过描绘天空辽阔、夕阳西下、烟雾缭绕的景象,营造了一种苍茫而深沉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友人的思念。
最后,“美人不来三径暮,明月如弓愁奈何”两句,以“美人”比喻友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能前来相聚的遗憾和无奈。同时,将明月比作“如弓”,既形象地描绘了月形,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时光流转、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上山采蘼芜,采采不盈掬。
下山逢故夫,褰衣拦道哭。
昔君弃妾时,二雏方去乳。
骨骼今已成,终能继门户。
饮水当思源,惜树须连枝。
新人虽云乐,当念旧人为。
上山采蘼芜,歌思一何苦!
我欲歌向人,今人不如古。
江楼昨夜,闻哀角、潋滟斜阳将暮。
淮南水驿,故国长亭,一带迷离烟树。
秋月春花,岁岁天涯孤客,赢得壮怀如许。
最难禁常是,梅天丝雨。谁语。
独上蜀冈骋望,见乱柳、栖雅无数。
板渚人稀,玉钩梦杳,不记离宫何处。
忆自吴玉僭窃,阿摩游幸,几度芜城堪赋。
但井阑风急,精灵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