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谓斯时有此翁,无能田亩累其穷。
异蔬自灌欲百品,老圃官量无十弓。
草阁晓梳秋发白,玉杯春醉夕阳红。
馀生尽可忘荣辱,事与樊迟请学同。
不谓斯时有此翁,无能田亩累其穷。
异蔬自灌欲百品,老圃官量无十弓。
草阁晓梳秋发白,玉杯春醉夕阳红。
馀生尽可忘荣辱,事与樊迟请学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元末明初时期的老农夫,他不同于寻常的困苦农民,有着独特的园艺爱好和生活态度。诗人称他为"斯时有此翁",意指在这个时世中,他是个特立独行的人物。他并非依赖田亩谋生,而是热衷于种植各种奇异的蔬菜,尽管他的菜园规模不大,只有不到十弓的土地,但他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可见一斑。
老翁早晨在草阁中梳理着满头霜白的秋发,即使年迈,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春天里,他举杯畅饮,欣赏着夕阳映照下的美景,这份闲适与淡泊超脱了世俗的荣辱观念。诗人以樊迟向孔子请教农事的典故,表达出老翁与樊迟一样,将余生致力于简单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老圃堂主人的形象,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一位隐逸老者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赞美了他的独立人格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昨岁针楼,看儿女、筵前乞巧。
曾道述、生儿愚鲁,公卿可到。
膝上抱孙閒说与,牵牛尔是痴些好。
待他年、为尔娶天孙,同谐老。秋已再,星仍皎。
言犹在,人偏杳。看敝衣曝处,音容非渺。
此夕可能归白鹤,当时空望传青鸟。
漫重陈、瓜果向灵帷,心如捣。
纨扇班姬,应嫌却、汉宫都小。
恨秋雨梧桐,春信奈何偏杳。
此情难画,谁堪把、丹青应诏。
便捧黄高手,怎写长门悄悄。
满月难镂,微风进御,欲陈情表。
便淡竹疏松,不许蝶蜂缠绕。但教图得,相思双鸟。
向岳宫、时得晚风轻舀。
归去来兮,或采金芝,或酌清流。
待乘凤天边,长风作御,钓鳌海上,明月为钩。
冠盖焦螟,河山野马,蚁垤纵横十二州。
尽游戏,是击毬建节,游絖封侯。谁能龌龊相酬。
任沉者、还沉浮者浮。
笑空洞容卿,是中无物,温柔老我,此外何求。
一纸弹文,三章约法,不禁同盟鹭与鸥。
相亲近,且春花秋月,夏葛冬裘。
点清霜、一夜渡河来,木叶竦高秋。
最伤心时候,西风旅梦,残月江楼。
何事南来北往,行役不知休。
回首当年事,飙散云流。
可惜舞茵歌管,任蛛丝马迹,狼藉谁收。
便吴姬楚艳,值得几回留。
忆分襟木兰花下,怅佳期、怯上此花舟。
料伊也,恹恹终日,长为侬愁。
谁传先生,须记取、门前五柳。
问何人、素心晨夕,村童邻叟。
世上沧桑才转瞬,梦中金紫难回首。
看当时、花月满姑胥,今存否。也不羡,柔荑手。
也不慕,樱桃口。只萧然偕隐,鸿妻莱妇。
松节且挥高士麈,竹林试醉贤人酒。
任黄金、斗印绾通侯,功人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