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其七七夕》
《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其七七夕》全文
明 / 董以宁   形式: 词  词牌: 满江红

昨岁针楼,看儿女、筵前乞巧。

曾道述、生儿愚鲁,公卿可到。

膝上抱孙閒说与,牵牛尔是痴些好。

待他年、为尔娶天孙,同谐老。秋已再,星仍皎。

言犹在,人偏杳。看敝衣曝处,音容非渺。

此夕可能归白鹤,当时空望传青鸟。

漫重陈、瓜果向灵帷,心如捣。

(0)
鉴赏

这首《满江红》是明代诗人董以宁于明末清初所作,描绘了七夕节时对故人的哀思。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

“昨岁针楼,看儿女、筵前乞巧。”开篇即以七夕传统习俗引入,描绘了去年在针楼上,家人团聚,孩子们在宴席前祈求巧手的情景,温馨而充满生活气息。

“曾道述、生儿愚鲁,公卿可到。膝上抱孙閒说与,牵牛尔是痴些好。”诗人回忆起过去与亲人共度的时光,提到曾经教导孩子,即使他们愚笨,也能成为公卿之才。在膝上抱着孙子时,还与他们分享故事,其中牵牛星的故事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仿佛在暗示着某种命运或希望。

“待他年、为尔娶天孙,同谐老。”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希望孙子们能像牛郎织女一样,最终能够团圆,共同度过晚年。

“秋已再,星仍皎。言犹在,人偏杳。”秋天再次来临,但星辰依旧明亮,然而,话语虽在耳边回响,人却已远去,流露出深深的哀伤。

“看敝衣曝处,音容非渺。”在阳光下晾晒的旧衣物,仿佛还能看到逝者的身影,听到他们的声音,但这一切都已变得遥远。

“此夕可能归白鹤,当时空望传青鸟。”诗人想象着,或许在某个夜晚,逝者会化为白鹤归来,而自己只能空望着传说中的青鸟,表达出对逝者的深切思念和渴望。

“漫重陈、瓜果向灵帷,心如捣。”最后,诗人描述了自己在灵前摆放瓜果祭品,心中如同被锤打一般痛苦,表达了对逝者的无尽哀悼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背景,将个人的哀思与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时间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董以宁
朝代:明   字:文友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董以宁(约公元1666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同里结国仪社,委以启札。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魏裔介未与一面,为之倾倒。以宁于历象、乐律、方与之指,多所发明。
猜你喜欢

杂咏·其五

高人无近情,仙灵多变化。

鉴别分高卑,器量难强加。

崔生冀冲举,白蜺忽委□。

亲手授丹药,惊怪挥长戈。

昭昭望天路,白日倏已暮。

大鸟飞不还,觌面空成误。

庸碌何足言,深为奇士怜。

(0)

寄陈太史省斋梦雷·其二

鱼雁音疏又几年,喜君患难得生还。

故乡松柏三山外,何日晨开下水船。

(0)

人日

鸟舌新柔杨柳风,流澌路转草茸茸。

梅花信隔千山外,綵胜香怜七叶中。

楼倚半规春月淡,盘盛杂组酒杯空。

江乡有梦人悬帐,惆怅清宵桦烛红。

(0)

听莺

看尽春花复听莺,此间声色有谁争。

双柑未绝炎方味,斗酒仍耽昨夜晴。

好韵远酬龙塞曲,娇歌不让凤楼笙。

金丸岂到穷山处,一任阴森坐树鸣。

(0)

纪事

今日文期许食肉,诸子欣欣就咿喔。

日夕不见突中烟,眼底蝇飞掩文哭。

(0)

题画赠人

渺渺江帆映远花,花间新筑野人家。

翠屏匝地乱峰出,白练浮天秋水斜。

索句扶筇桥缓步,遣怀携瓮酒频赊。

羡君得遂岩栖乐,变幻閒看早暮霞。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