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奇咄。听小童来说。
道是明朝元日,废吾书、三叹息。流年催急。
更怕看新历。床头压岁钱儿,谋之妇、何曾得。
一般奇咄。听小童来说。
道是明朝元日,废吾书、三叹息。流年催急。
更怕看新历。床头压岁钱儿,谋之妇、何曾得。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明朝除夜时的感慨与思绪。诗中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
“一般奇咄”,开篇即以一种奇异的感叹开始,引人入胜。接着,“听小童来说”,通过一个小童的话语,引入了即将到来的新年,为整首诗铺垫了背景。
“道是明朝元日,废吾书、三叹息”,描述了作者在听到新年即将到来的消息后,内心涌起的复杂情感。他或许在思考过去一年的得失,或是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担忧,因此“废吾书”表示停止日常的读书活动,而“三叹息”则表达了深深的感慨和无奈。
“流年催急”,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感,暗示着岁月不待人,时光匆匆流逝。这种感觉在除夜这样的特殊时刻尤为强烈,让人不禁反思自己的生活轨迹和未来的方向。
“更怕看新历”,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恐惧,担心新的一年会带来更多的变化和不确定性。这种情绪反映了人们在面对未知时的普遍心理状态。
“床头压岁钱儿,谋之妇、何曾得”,最后两句将话题转向了家庭和经济。压岁钱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给孩子们的红包,象征着祝福和好运。然而,在这里,它也成为了作者担忧的一个焦点——如何在新的一年里维持生计,照顾家庭,这体现了生活的压力和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活化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在除夜这一特定时刻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时间、未来和家庭责任的深刻思考。
皇情念手足,大器期晚成。
时哉不可后,挥袂轻沧溟。
英姿自飒爽,猛志宜专精。
接人谦而尊,奉己俭乃宏。
晏然处众中,孰能指以惊。
譬彼五岳重,无令见真形。
世变在旦暮,天道犹难明。
莫兹君父忧,归来佐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