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朝鲜途中杂咏·其一》
《朝鲜途中杂咏·其一》全文
明 / 祁顺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亭亭扶桑树,蟠结沧海东。

两干连根株,散作金碧丛。

羲和蕴灵巧,分得造化功。

寻常出异茧,状与瓮盎同。

弥罗暨灵池,一见皆下风。

谁能拔其尤,置向文房中。

制成五色锦,上献蓬莱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图景,以“亭亭扶桑树”开篇,形象地勾勒出一棵高耸挺拔、枝繁叶茂的扶桑树,位于沧海之东,其形态与生长环境充满了神秘与壮丽。接着,“两干连根株,散作金碧丛”,进一步描绘了扶桑树的枝干与根部相连,形成一片金碧辉煌的景象,展现出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

“羲和蕴灵巧,分得造化功”两句,将太阳神羲和与自然界的创造力量联系起来,赞美了自然界中蕴含的神奇与智慧。接下来,“寻常出异茧,状与瓮盎同”,通过对比寻常与奇异,强调了自然界中存在着不平凡的现象,这些现象看似普通,实则蕴含着独特的魅力。

“弥罗暨灵池,一见皆下风”则表达了对扶桑树及其周围环境的敬畏之情,无论是远处的弥罗还是灵池,见到这棵扶桑树都自感渺小,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崇敬。

最后,“谁能拔其尤,置向文房中。制成五色锦,上献蓬莱宫”,表达了对扶桑树的珍视与赞美,希望将其精华提炼出来,不仅用于装饰文房,更作为珍贵的礼物献给仙境般的蓬莱宫,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扶桑树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美丽与神奇,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追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对自然的深深敬仰。

作者介绍
祁顺

祁顺
朝代:明

(1434—1497)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猜你喜欢

送友赴试

尚馀文字债,与子自相关。

所向无坚垒,那能不解颜。

悬知吐凤处,端的射雕还。

此地春光好,流莺语亦蛮。

(0)

寄林六君·其一

何事五云彩,来君笔上生。

藻思敲轶响,灵腕撞薙城。

倚玉心频切,忘年愿结盟。

剡溪相见日,无语唤卿卿。

(0)

平声四韵·其十八

营营皆口腹,夜半笑燔肴。

鱼忆东南水,蔬翻大小巢。

青山留旧伴,白发订新交。

了不殊人意,南华亦梦泡。

(0)

平声四韵·其十一

才识何多少,大都懒是真。

鸾飞宁顾翮,龙性不由人。

万里舟中尽,双珠掌上新。

谁怜烽火地,挥泪一沾巾。

(0)

平声四韵·其九

不负幽人约,随舟岸岸佳。

还将新眼界,来看旧生涯。

八月潮应壮,秋天雁欲排。

南行消息断,落落一空斋。

(0)

平声四韵·其六

长安人贵介,念我赠双鱼。

相忆情何限,加餐字有馀。

言官勤荐草,圣主寄军储。

旧约应全未,还劳长者车。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