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秋将晚,羁愁酒易醺。
百年终腐骨,万事尽浮云。
果熟多猿嗛,林疏过鹿群。
亦思书触目,老懒不成文。
苦雨秋将晚,羁愁酒易醺。
百年终腐骨,万事尽浮云。
果熟多猿嗛,林疏过鹿群。
亦思书触目,老懒不成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出近村晚归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描绘秋雨绵绵、羁旅愁绪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他晚年的孤独与淡泊。
"苦雨秋将晚",开篇即以苦雨渲染出深秋的凄凉氛围,暗含时光流逝的无奈。"羁愁酒易醺",诗人借酒浇愁,然而愁绪并未因此而消减,反而在酒力的作用下更加浓烈。
"百年终腐骨,万事尽浮云",诗人感慨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认为即使活到百岁,最终也不过化为尘土,一切功名利禄如同过眼云烟。
"果熟多猿嗛,林疏过鹿群",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寓言世事变迁,猿猴争食果实象征人间争夺,而稀疏的树林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最后两句"亦思书触目,老懒不成文",表达了诗人虽然心中有感,但因年老体衰,懒得提笔著述,流露出一种消极又无奈的情绪。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体现了陆游晚年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深刻反思。
蔼蔼江气春,南宾闰正月。
梅樱与桃杏,次第城上发。
红房烂簇火,素艳纷团雪。
香惜委风飘,愁牵压枝折。
楼中老太守,头上新白发。
冷澹病心情,暄和好时节。
故园音信断,远郡亲宾绝。
欲问花前樽,依然为谁设?
引手攀红樱,红樱落似霰。
仰首看白日,白日走如箭。
年芳与时景,顷刻犹衰变。
况是血肉身,安能长强健?
人心苦迷执,慕贵忧贫贱。
愁色常在眉,欢容不上面。
况吾头半白,把镜非不见。
何必花下杯,更待他人劝?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青。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
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我渐尘垢眼,见此琼瑶英。
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
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
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
欲收一棵子,寄向长安城。
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
长安千万人,出门各有营。
唯我与夫子,信马悠悠行。
行到曲江头,反照草树明。
南山好颜色,病客有心情。
水禽翻白羽,风荷袅翠茎。
何必沧浪去,即此可濯缨。
时景不重来,赏心难再并。
坐愁红尘里,夕鼓咚咚声。
归来经一宿,世虑稍复生。
赖闻瑶华唱,再得尘襟清。
长途发已久,前馆行未至。
体倦目已昏,瞌然遂成睡。
右袂尚垂鞭,左手暂委辔。
忽觉问仆夫,才行百步地。
形神分处所,迟速相乖异。
马上几多时,梦中无限事。
诚哉达人语,百龄同一寐。
丽句劳相赠,佳期恨有违。
早知留酒待,悔不趁此归。
春尽绿醅老,雨多红萼稀。
今朝如一醉,犹得及芳菲。
满眼云水色,月明楼上人。
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
道路通荒服,田园隔虏尘。
悠悠沧海畔,十载避黄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