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房杂咏二首·其二》
《书房杂咏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久客思乡井,残躯怯岁年。

家能常食粥,口固不言钱。

铁补曾穿砚,韦联屡绝编。

卧闻儿讲学,起坐失沉绵。

(0)
翻译
长久在外的人思念家乡的水井,衰弱的身体畏惧岁月的流逝。
家中虽然常常只能吃粥,但我口中从未提及金钱。
破旧的铁砚曾经补过多次,书籍的皮绳常常断裂断续编织。
躺在床上听到孩子们在读书,起身坐下思绪万千,无法集中。
注释
久客:长期在外的人。
思乡井:想念家乡的水井(代表家乡)。
残躯:衰弱的身体。
怯岁年:畏惧岁月的流逝。
常食粥:经常吃粥(生活简朴)。
口固:口中(习惯上)。
不言钱:从不提钱(暗示贫困)。
铁补:用铁修补。
砚:砚台。
韦联:用韦草编联(书卷)。
屡绝编:常常断裂需要修补。
卧闻:躺在床上听。
儿讲学:孩子们在学习。
失沉绵:思绪纷飞,难以平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书房杂咏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长期在外漂泊,对家乡和亲情的深深思念。"久客思乡井"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水源的怀念,暗示了他对家乡生活的眷恋。"残躯怯岁年"则写出诗人身体衰老,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家能常食粥"描绘出家中朴素的生活,反映出诗人对家庭温饱的满足,以及对物质需求的淡泊。"口固不言钱"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不追求物质享受,更看重精神层面的满足。

"铁补曾穿砚,韦联屡绝编"两句,通过写自己使用破旧的铁砚和磨损的书籍,展现了诗人勤俭刻苦、专心学问的形象。"卧闻儿讲学,起坐失沉绵"则描绘了诗人听到孩子读书时的情景,他或坐或卧,沉浸在教诲后代的喜悦与专注中,流露出浓厚的家庭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以及对教育下一代的重视,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深沉的情感。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良乡

彰仪门西路,桑乾古渡分。

长羁乘传马,不断出关军。

沙白迷荒戍,城黄压暮云。

车牛徵到骨,募派底纷纷。

(0)

赠吴怀耕

抱膝吟梁父,秋风入袖微。

閒鸥浮竹涧,疏雨湿烟扉。

宦薄貂长敝,名高客未稀。

封侯丈夫事,且莫问渔矶。

(0)

感兴

何日閒栖一亩宫,数竿修竹半畦菘。

柴门径僻园丁健,不负双溪作钓翁。

(0)

读五代史

天地沉冥际,山河战伐中。

可怜长乐老,只是爱三公。

(0)

金明寺佛阁

湖曲深藏寺,城阴别起楼。

登高公事了,避暑醉乡游。

净启青莲社,晴分白鹭洲。

凭虚问牛斗,江汉几时秋。

(0)

虹月舟为张廷翰赋

牙签玉轴载书床,短棹夷犹一水长。

尽说江湖多乐事,风流不独米元章。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