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自金溪二十秋,春风忽起草堂幽。
两行西服仍青野,一卧东山遂白头。
廊庙合兴新揖让,衣冠争羡古风流。
遥知今夜怀人地,应在江南胜槩楼。
别自金溪二十秋,春风忽起草堂幽。
两行西服仍青野,一卧东山遂白头。
廊庙合兴新揖让,衣冠争羡古风流。
遥知今夜怀人地,应在江南胜槩楼。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的《素翁宿我山堂晨起奉呈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别自金溪二十秋”,点明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已有二十年之久,时间的流逝增加了对友人的思念。接着“春风忽起草堂幽”一句,以春风草长的景象,渲染出一种生机勃勃、宁静美好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期待。
“两行西服仍青野,一卧东山遂白头。”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沧桑。西服依旧青绿,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与活力;而东山之上的诗人,却已白发苍苍,形象地描绘了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衰老。
“廊庙合兴新揖让,衣冠争羡古风流。”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廊庙中的新老交替,象征着权力的更迭与传承;而友人则以其高尚的品德和风流倜傥的形象,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与羡慕。
最后,“遥知今夜怀人地,应在江南胜槩楼。”诗人想象着今晚友人在江南某处高楼之上,怀念着自己。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也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楼高应在月明边,目断西山万里天。
拟唤谪仙归贝阙,翻愁快马蹋琼田。
词锋易破孤虚阵,酒令难欺赏罚权。
放盏成空君莫叹,明年千里共婵娟。
长安北走彭原路,白苇黄茆列亭戍。
山形渐险溪水流,行人可肯回车去。
岂知中有古邠州,十里沙平水漫流。
雁飞蔽野葡萄晓,马放连云苜蓿秋。
次卿卧听朝鸡久,请试从来拨烦手。
未许相如喻蜀归,且看魏尚临边守。
杂花撩乱草鲜明,二月春风卷旆旌。
燕寝凝香无一事,乐哉饮酒莫论兵。
少年吴君抱奇识,四海一身求异术。
逢时更得玄安文,西方诸侯正须君。
高贤未遇世亦有,相见为陈休与咎。
我自与世如参辰,从来无心怨牛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