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凭阑久,边愁随望生。
如何万马壮,不比一江横。
落日明金屿,高风撼铁城。
寒涛触沙渚,天意苦难平。
不忍凭阑久,边愁随望生。
如何万马壮,不比一江横。
落日明金屿,高风撼铁城。
寒涛触沙渚,天意苦难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京口江亭眺望边疆的情景。首句"不忍凭阑久"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局势的深深忧虑,不愿长久停留以面对那引发愁绪的景象。接下来的"边愁随望生"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愁绪的无处不在。
诗人接着通过对比,"如何万马壮,不比一江横",感叹尽管边防军队强大如万马奔腾,但其力量似乎无法与眼前浩渺的长江相比,暗示了战事的艰难和局势的复杂。
"落日明金屿,高风撼铁城",这两句运用了鲜明的意象,夕阳映照在金色的沙洲上,而强劲的风吹动着坚固的城池,营造出一种壮丽而又苍凉的氛围。
最后,"寒涛触沙渚,天意苦难平",诗人借涛水拍打沙滩的场景,表达出自然界的动荡仿佛也在预示着战事的难以为继,以及天意难以平息的无奈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通过景物的描绘和象征,展现了诗人对边疆形势的深切关注和对战争前景的忧虑。
有虞有宋双重华,两圣一心民一家。
绿针刺水农事起,重华愁早从此始。
黄云登场万宝秋,重华对天失却愁。
二十八年临玉座,太半光阴愁里过。
天颜忧喜丞相知,常平使者陈便宜。
倡为社仓首建溪,旴江吴札承君师。
伯霜仲雪发尔私,支奇虐魃手莫施。
活几侲子几冻黎,诏子文孙孙又子。
个是重华圣人意,无论十世百千世。
鱼跳龟戏不曾闲,萍尽荷生尚未繁。
水面圜纹乱相入,玻瓈盆旋玉连环。
度暑过于岁,初凉别是天。
独穿秋露草,来看晓风莲。
病骨殊轻甚,幽襟一洒然。
不妨聊吏隐,何必更林泉。
晓烟横抹碧山隅,只在松梢疋练如。
作意行前寻一看,远浓近淡忽都无。
潇湘之山可当一枝笔,潇湘之水可充一砚滴。
白石得官斑竹林,天锡笔砚供醉吟。
好将湘山点湘水,洒满青天一张纸。
台家旁搜清庙珍,奇珍堕在湘水滨。
乌衣枢相今水镜,手提一道人材柄。
外台况复有三贤,看即吹嘘送上天。
归来肯过诚斋里,分似锦囊新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