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还旧居》
《和还旧居》全文
明 / 黄淳耀   形式: 古风

俶装已伤离,望门反愁归。

我生如波澜,流坎皆可悲。

潜身学闭关,卷舌谢百非。

玩思天地心,编刬古所遗。

真交二三子,相见语依依。

谭谐未及终,急景已相催。

万境如檐花,当盛便有衰。

童子勿弄影,忧乐付一挥。

(0)
鉴赏

此诗《和还旧居》由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句“俶装已伤离,望门反愁归”,诗人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时的哀伤与对归家的复杂心情,既表达了对即将分别的不舍,又暗含了对归途的忧虑。

接着,“我生如波澜,流坎皆可悲”一句,诗人将自己的一生比作波澜起伏的河流,充满了坎坷与悲伤,形象地展现了人生的不易与艰辛。

“潜身学闭关,卷舌谢百非”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自我反省,选择闭关修行,远离尘嚣,拒绝世俗的纷扰,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玩思天地心,编刬古所遗”表明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深刻思考,试图整理和剔除古人遗留下来的知识中的糟粕,追求真理与智慧的纯粹。

“真交二三子,相见语依依”描绘了诗人与真正的朋友相聚的情景,言语间充满了深情与不舍,体现了友情的珍贵与美好。

“谭谐未及终,急景已相催”表达了时间的紧迫感,即使交谈还未结束,但时光匆匆,岁月不待人。

“万境如檐花,当盛便有衰”通过比喻,揭示了世间万物的盛衰无常,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面对变化。

“童子勿弄影,忧乐付一挥”最后两句,告诫孩童不要轻易追逐虚幻的影子,将忧乐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整首诗情感丰富,寓意深远,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蕴含了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黄淳耀

黄淳耀
朝代:明

黄淳耀(1605~1645)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一字松厓,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曾组“直言社”,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嘉定人抗清起义,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馆舍。能诗文,有《陶庵集》。
猜你喜欢

题北郭巨然山水

钿点峰头矗太虚,远帆遥岸水平铺。

不知真到云波上,得似工毫可爱无。

(0)

句·其六

竹底衙人吏,花间押簿书。

(0)

宝林寺二首·其一

年来试凋邑,如僧住破庵。

颇识众因果,宁忍事嗔贪。

晨飧虽不饱,夜梦却自安。

缅怀使里内,何异一室间。

痛痒举切身,恻怛失欢颜。

曾徵三异政,勿见两暑寒。

皇帝念闽壤,扫帅田从班。

红旗已开阃,紫气且度关。

负弩拟郊迎,襆被出市阛。

瞻蚀草木荣,觉此天地宽。

禾实吐离离,泉泻鸣潺潺。

一稔已可期,百忧顿能删。

群来乡士秀,共诉里胥奸。

飞走宁有据,乞取苦无端。

伤尔心肉剜,令我眉峰攒。

刑非所乐用,欲已良亦难。

五百决臀杖,雄卒捏手环。

于以宽民力,于以警吏顽。

亭午发丹阳,薄暮抵精蓝。

瓣香谒独觉,且过借一箪。

临风饱清供,穿云漫怀惭。

候骑未来报,主僧且盘桓。

桑下无三宿,挑包过别山。

(0)

唐人四马卷·其四

太仆新调试锦鞯,九重日色照连钱。

春来兴庆池边路,偏称宫中软玉鞭。

(0)

述字回文偈七首·其四

旧前忧依述,最亨知休以。

祐然留希佛,背生推求比。

(0)

缘识·其二十七

世途含万象,稽古便知今。

大树垂清影,如花耀碧岑。

虚劳空自白,德行胜黄金。

有过而能改,无为积善深。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