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途含万象,稽古便知今。
大树垂清影,如花耀碧岑。
虚劳空自白,德行胜黄金。
有过而能改,无为积善深。
世途含万象,稽古便知今。
大树垂清影,如花耀碧岑。
虚劳空自白,德行胜黄金。
有过而能改,无为积善深。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赵炅的作品,名为《缘识》。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颇具哲理的咏叹时世与个人修养之美的诗句。
"世途含万象,稽古便知今。" 这两句表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包涵在世间之道中,而通过学习古代的历史,我们就能理解和预见到现在的情况。这是对历史规律的一种认知,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知识重要性的重视。
"大树垂清影,如花耀碧岑。"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大树”和“清影”的对比,以及将山岑比作“如花”,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赏,同时也隐喻着个人品德的高洁与坚定。
"虚劳空自白,德行胜黄金。" 这两句强调的是,徒劳无功的辛勤工作并不能带来真正的价值,只有德行和善举才是最宝贵的。这表明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内在品质优于外在财富的认同。
"有过而能改, 无为积善深。" 这两句则传达了一种修身养性、自我反省与完善的思想。它告诉我们,只要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不做不应做的事,就能逐渐积累起深厚的善行。这是诗人对于个人品格成长的一种期望和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历史规律、道德修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内涵和高远的人生追求。
密雨着地三四尺,斑驳云开日已西。
坐来指点经行处,问我何年别虎溪。
十分酒到一举尽,笑我强饮如登梯。
灯火荧荧夜未艾,回首但觉娥眉低。
今朝未食先破赵,明日凭熊欲下齐。
门外马嘶独未起,据鞍才许趋鸡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