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宝林寺二首·其一》
《宝林寺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宋日隆   形式: 古风

年来试凋邑,如僧住破庵。

颇识众因果,宁忍事嗔贪。

晨飧虽不饱,夜梦却自安。

缅怀使里内,何异一室间。

痛痒举切身,恻怛失欢颜。

曾徵三异政,勿见两暑寒。

皇帝念闽壤,扫帅田从班。

红旗已开阃,紫气且度关。

负弩拟郊迎,襆被出市阛。

瞻蚀草木荣,觉此天地宽。

禾实吐离离,泉泻鸣潺潺。

一稔已可期,百忧顿能删。

群来乡士秀,共诉里胥奸。

飞走宁有据,乞取苦无端。

伤尔心肉剜,令我眉峰攒。

刑非所乐用,欲已良亦难。

五百决臀杖,雄卒捏手环。

于以宽民力,于以警吏顽。

亭午发丹阳,薄暮抵精蓝。

瓣香谒独觉,且过借一箪。

临风饱清供,穿云漫怀惭。

候骑未来报,主僧且盘桓。

桑下无三宿,挑包过别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僧人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与豁达。开篇两句“年来试凋邑,如僧住破庵”直接设置了一个荒凉古寺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物是人非、岁月沧桑的情境。

颇识众因果,宁忍事嗔贪。

晨飧虽不饱,夜梦却自安。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智慧与超然,他认识到世间种种因缘,但并不因此而生嗔恨或贪婪。即便生活简陋,也能心境平和,这是对内在精神世界的强调。

缅怀使里内,何异一室间。

痛痒举切身,恻怛失欢颜。

诗人通过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与身体上的疼痛感受的描绘,表达了一种隔绝与孤独,但这种感觉并不影响他的心境,这是对精神独立的一种颂扬。

曾徵三异政,勿见两暑寒。

皇帝念闽壤,扫帅田从班。

这几句似乎在提及朝廷的变迁和统治者对边疆地区的关怀。红旗开阃、紫气度关,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意味着权力与神秘力量的展现,同时也是对皇帝恩泽所及之地的一种描绘。

负弩拟郊迎,襆被出市阛。

瞻蚀草木荣,觉此天地宽。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感受到了天地间的广博与自在,这是他内心境界的一种写照。

以下内容则更多地涉及了生活琐事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展望。整体来看,此诗不仅描绘了一位僧人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更通过其独特的人生态度,传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在纷扰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份清醒与自在,是一种难得的精神成就。

作者介绍

宋日隆
朝代:宋

宋日隆(一二三五~?),字伯文,又字道大,眉州(今四川眉山)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二十二。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知连江县(民国《连江县志》卷一二)。事见《宝祐四年登科录》卷二。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庚戌正月三日约同舍游西湖十首·其四

南北高峰巧避人,旋生云雾半腰横。

纵然遮得青苍面,玉塔双尖分外明。

(0)

过吕城闸六首·其三

昨宵听尽棹讴声,愁里无眠达五更。

今夕雨寒泥又滑,作何计会速天明。

(0)

至后与履常探梅东园三首·其二

两朵三枝梅正新,不疏不密最忺人。

花枝夹径嗔人过,絓脱老夫头上巾。

(0)

自嘲白须三首·其三

涅髭只诳客,那可诳妻儿。

诳得妻儿著,还能诳面皮。

(0)

庆长叔招饮一杯未釂雪声璀然即席走笔赋十诗·其四

梅花得雪更清妍,折入灯前细撚看。

下却珠帘教到地,横枝太瘦不禁寒。

(0)

多稼亭看梅二首·其一

先生次第即还家,更上城头一望赊。

行尽荒寒无意思,不如来此看梅花。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