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售喜君归,离群惜君去。
同根犹作断蓬飞,人生安得常相聚。
愧我谈道将卅年,堂室未睹空言诠。
骨肉尚在篱藩外,矛盾岂直门墙偏。
素乏华辞动时好,况持秽迹增人嫌。
似此扪舌岁复岁,宁忍腾口嗤前贤。
不知近代阳明夫子用何道,能使四海弟子诵说滃集如云烟。
大鹏斥鴳各有分,夔蛇寡足那堪怜。
别君嘿嘿不自已,临岐扬素倾衷底。
即今仕宦争光荣,文物一变更新声。
君本蓬蒿藜藿士,裘马翩翩竞春试。
东风共醉上林花,白马青袍满燕市。
意气逢时将若何,富贵勋名孰与多。
书回倘报平安字,洞里烟云几雁过。
得售喜君归,离群惜君去。
同根犹作断蓬飞,人生安得常相聚。
愧我谈道将卅年,堂室未睹空言诠。
骨肉尚在篱藩外,矛盾岂直门墙偏。
素乏华辞动时好,况持秽迹增人嫌。
似此扪舌岁复岁,宁忍腾口嗤前贤。
不知近代阳明夫子用何道,能使四海弟子诵说滃集如云烟。
大鹏斥鴳各有分,夔蛇寡足那堪怜。
别君嘿嘿不自已,临岐扬素倾衷底。
即今仕宦争光荣,文物一变更新声。
君本蓬蒿藜藿士,裘马翩翩竞春试。
东风共醉上林花,白马青袍满燕市。
意气逢时将若何,富贵勋名孰与多。
书回倘报平安字,洞里烟云几雁过。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洪先写给他的族叔两豫参加会试时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两豫归来的喜悦和离别的不舍之情。
首句“得售喜君归”,表达了诗人得知两豫成功应试归来后的喜悦心情。接着,“离群惜君去”则流露出诗人对两豫即将离开的依依惜别之情。
“同根犹作断蓬飞,人生安得常相聚。”这两句以“同根”比喻家族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以“断蓬飞”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情景,表达了对亲人相聚不易的感慨。
“愧我谈道将卅年,堂室未睹空言诠。”诗人自谦自己虽谈论道学多年,但未能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来,表达了对自己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反省。
“骨肉尚在篱藩外,矛盾岂直门墙偏。”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家族成员之间虽有矛盾,但不应让这些矛盾影响到彼此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家庭和谐的重视。
“素乏华辞动时好,况持秽迹增人嫌。”诗人承认自己文采平平,担心自己的行为会给他人带来不好的印象,表达了对自己言行举止的自我审视。
“似此扪舌岁复岁,宁忍腾口嗤前贤。”诗人表示自己会反思并改正,不会轻易批评古人,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不知近代阳明夫子用何道,能使四海弟子诵说滃集如云烟。”诗人提到王阳明,表达了对这位思想家及其影响力的高度评价。
“大鹏斥鴳各有分,夔蛇寡足那堪怜。”这两句通过比喻,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价值,不应该互相轻视。
“别君嘿嘿不自已,临岐扬素倾衷底。”诗人表达了对两豫离别的悲伤,以及在分别时想要表达的真挚情感。
“即今仕宦争光荣,文物一变更新声。”诗人观察到社会风气的变化,人们追求仕途的荣耀,文化也在不断更新。
“君本蓬蒿藜藿士,裘马翩翩竞春试。”诗人赞美两豫出身贫寒,却能凭借才华和努力,在春天的试场上展现风采。
“东风共醉上林花,白马青袍满燕市。”诗人描绘了两豫在春天的试场上与友人共饮,穿着官服的场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意气逢时将若何,富贵勋名孰与多。”诗人思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如何面对机遇,追求财富和名誉。
“书回倘报平安字,洞里烟云几雁过。”诗人希望两豫能够平安归来,并期待收到他们的消息,表达了对两豫的关心和思念。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亲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佳人钟灵秀,抱性淑且忱。
容色倾帏闼,遂使众生惭。
群丑妒蛾眉,谣诼谓善淫。
偭规而改错,自昔不唯今。
众口鼓炎飙,能不乐其金。
曼倩蛇龙训,渔父波泥吟。
前言讵不卓,非余心所钦。
东海狎樵牧,逍遥散疏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