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笔真能学燕许;科名不愧似洪孙。
- 鉴赏
此联由清代学者陈澧所作,专为祝贺谭宗浚及第而撰。通过“手笔”与“科名”的关键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对谭宗浚才华与功名的赞誉。
“手笔真能学燕许”,这里的“燕许”指的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燕肃和许景先,他们以文采斐然著称。这句话赞扬了谭宗浚的手笔,即他的文章或书法,能够学习并达到燕肃和许景先的水平,暗示其文学造诣深厚,技艺精湛。
“科名不愧似洪孙”,“科名”指的是科举考试中的名次或荣誉,这里指谭宗浚在科举考试中取得的成绩。而“洪孙”则是对洪亮吉的尊称,洪亮吉是清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这句话表达了对谭宗浚在科举考试中表现的肯定,认为他所获得的科名成绩与洪亮吉相当,既体现了他在学术上的成就,也表明了他在科举道路上的卓越表现。
整体来看,这副对联不仅赞美了谭宗浚在文学和科举方面的杰出才能,还暗含了对其未来学术道路的期许,体现了对后辈才俊的鼓励与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芍药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
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上元
金鞍驰骋属儿曹,夜半喧阗意气豪。
明月满街流水远,华灯入望众星高。
风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阑送目劳。
自笑低心逐年少,只寻前事撚霜毛。
声声慢.为高菊墅赋
寒花清事,老圃闲人,相看秋色霏霏。
带叶分根,空翠半湿荷衣。
沅湘旧愁未减,有黄金、难铸相思。
但醉里,把苔笺重谱,不许春知。
聊慰幽怀古意,且频簪短帽,休怨斜晖。
采摘无多,一笑竟日忘归。
从教护香径小,似东山、还似东篱。
待去隐,怕如今、不是晋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