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
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
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花卉图景,诗人以第一人称的口吻,通过芍药之口表达了对春天宠爱的感受以及与牡丹的比较。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这两句开篇,便展现出芍药接受春日阳光的滋润,它不羡慕其他花卉,因为它已得到了春天的宠爱,这里的“何曾”表达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既是自信也是满足。
"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转向对季节的提问和描述,询问麦子成熟需要多久,以及田间细雨带来的只是微弱的寒意。这里透露出春末夏初的气候特征,同时也映射出自然界的轮回和生长。
"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 这两句则是对花卉之姿态的描写,“妒态”指的是花朵在春风中摇曳生姿,而“娇妆露欲残”则形象地表达了花朵因晨露而显得格外娇嫩,但又带有即将凋零的忧伤。
"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最后两句,诗人以“芙蓉”比喻自己,与芍药为伴,但心中却有着深深的怨念,因为它们之间被河流所隔开。这里的“长恨”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感慨,也可能隐含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或其他情感上的隔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出一幅春日花间的独特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徂来雪压苍松颠,沦膏根柢蟠蜿蜒。
樵斤剪析石火热,曲突百步凝梢烟。
蒲萄秋颗累累悬,海胶九炼堪续弦。
力捣万杵臼欲穿,剂成圭璧随方圆。
点漆比色石比坚,坐令李韦羞居前。
陈台潘谷老且贤,授唯识者不计钱。
是翁解化如蜕蝉,后可继此无闻焉。
付君一圭款识全,保护谨密何千年。
君家清风宜世传,不特谈玄须草玄。
昔也官彭城,日与君子亲。
俱游大梁下,不见辄兼旬。
衣食牵迫人,汗走长街尘。
相逢立马语,愁面如含辛。
朝来忽叩门,颇惊黄绶新。
告我即东下,得官淮泗滨。
方语病中暍,药物苦殚贫。
故人复舍去,此怀难重陈。
想见经旧庐,节候属萧辰。
朝寻张翁墅,暮投寇叔邻。
二子亦吾好,尺书坐因循。
交情定相访,为话正迷津。
寒食晴旸少,江南此候同。
侵晨泼火雨,薄暮驾潮风。
目力书签上,生涯药裹中。
可怜佳节物,似不系衰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