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耳聩二首·其二》
《耳聩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陆文圭   形式: 七言律诗

血气衰微性不灵,非非是是几曾听。

胸中不著许多事,天下本来无正声。

但觉飕飕战风雨,谁知虩虩震雷霆。

先生耐静坐终日,怪底作劳吾耳鸣。

(0)
注释
血气:身体健康。
衰微:衰退。
性:性情。
不灵:不灵敏。
非非是是:混淆不清的是非。
几曾:何时曾。
听:分辨。
胸中:心中。
著:存有。
许多事:太多杂念。
天下:世间。
本来:原本。
无正声:没有绝对的是非之音。
但觉:只感到。
飕飕:形容风声。
战风雨:与风雨对抗。
谁知:却不知。
虩虩:恐惧的样子。
震雷霆:雷声震天。
先生:指对方。
耐:能。
静坐:安静坐着。
终日:整天。
怪底:奇怪为什么。
作劳:使...劳累。
吾耳鸣:我的耳朵鸣响。
翻译
身体虚弱,心智不再敏锐,是非对错又有谁来分辨。
心中不存太多杂念,世间本无绝对的是非之声。
只感到嗖嗖风声与雨声,却不知恐惧中雷声震天。
先生能整日静坐,为何我的耳朵会因你而鸣响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的《耳聩二首(其二)》。诗中,作者以个人的衰老之态为切入点,描述了随着年岁增长,听力衰退,对是非的判断变得模糊,"血气衰微性不灵,非非是是几曾听"。他感叹自己胸中不再承载过多世事纷扰,认为世间本无绝对的是非标准,"胸中不著许多事,天下本来无正声"。

接下来,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来象征自己的心境,"但觉飕飕战风雨,谁知虩虩震雷霆",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外界声音的敏感,即使是微风细雨也能引起耳朵的震动,而雷霆大作时更是惊恐不安。然而,他选择保持内心的平静,即使耳鸣不断,也能静坐终日,"先生耐静坐终日,怪底作劳吾耳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生理感受,寓言式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坚持。

作者介绍

陆文圭
朝代:宋   字:子方   号:墙东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生辰:1252~1336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你喜欢

墨潺山中闻雁

千山万山云雾堆,一声何处雁飞来。

盘回欲下还惊起,月照寒潭一线开。

(0)

入天河

日落狭潭风涌波,汎舟从此入天河。

虚疑天上无人到,百叠青山路更多。

(0)

过山塘坂

山塘坂上路如弓,步入巉岩曲折中。

野鸟乱啼寒日暮,满山红叶动秋风。

(0)

观插秧

村北村南春雨多,千声布谷奈君何。

稚子不知征战苦,把秧犹唱太平歌。

(0)

题欧阳仲元所写墨梅

最爱同年欧进士,写梅笔意自成家。

君看半幅横枝景,犹是春前雪后花。

(0)

题文溪道院四首·其二

雨过池南绿涨肥,水沉香袅午风微。

閒来自拾青松子,惊起梢头独鹤飞。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