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北村南春雨多,千声布谷奈君何。
稚子不知征战苦,把秧犹唱太平歌。
村北村南春雨多,千声布谷奈君何。
稚子不知征战苦,把秧犹唱太平歌。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观插秧》描绘了春雨绵绵的乡村景象。首句“村北村南春雨多”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春雨滋润农田的场景,显示出农事活动的季节性特征。接着,“千声布谷奈君何”通过布谷鸟的鸣叫,传达出农忙时节的紧迫感和农民对丰收的期盼。
诗中“稚子不知征战苦”一句转向对儿童的描写,稚嫩的孩子们并未经历过战乱的艰辛,他们无忧无虑地唱着“太平歌”,与大人的辛勤劳作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纯真与现实之间的反差。这句诗寓含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下一代无知无虑的羡慕。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通过对春雨、布谷鸟和孩童的描绘,展现了农村生活的一幕,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于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深深期盼。
于嶂龙眠碧玉围,双溪蟠绕玉龙飞。
圆堤松响交山阁,曲崦花光照礀扉。
青草已埋黄閤骨,绛霄还振素流衣。
衰羸幸与年年会,昏黑犹嫌早命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