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不寐·其四》
《秋夜不寐·其四》全文
明 / 孙传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怯眠欹枕叹沉冥,露冷风凄叶满庭。

客在穷途双眼白,家馀故物一毡青。

自惊病后同秋老,谁遣愁来似月惺。

邻舍不知长夜苦,频将歌管恼人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夜难眠的情景,情感深沉,意境幽远。首句“怯眠欹枕叹沉冥”,以“怯”字开篇,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恐惧与不安,接着“沉冥”二字,既指夜晚的深沉,也暗含对未来的迷茫与忧虑。接下来,“露冷风凄叶满庭”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氛围,露水的寒冷、秋风的凄厉、落叶的满地,都让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和生命的凋零。

“客在穷途双眼白,家馀故物一毡青”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困顿之感。身处异乡,面对生活的困境,诗人的眼中充满了无奈与绝望,而“家馀故物一毡青”则暗示着家中虽有旧物相伴,但生活依然贫寒,情感上更显凄凉。

“自惊病后同秋老,谁遣愁来似月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体状况和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病后的他仿佛与秋天一同衰老,而愁绪却如同月光般悄无声息地侵袭,让人难以摆脱。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愁绪比作月光,形象地描绘了愁绪的无形与无处不在。

最后,“邻舍不知长夜苦,频将歌管恼人听”两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邻居们或许并不了解他的痛苦,仍在欢歌笑语,这更加凸显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难眠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生活的无奈与哀愁,也有对自我命运的深刻反思,情感真挚,引人共鸣。

作者介绍
孙传庭

孙传庭
朝代:明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名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忠靖”。
猜你喜欢

送吴恂

海门山崄绝行踪,踏断牢关信已通。

自有太平基业在,不论南北与西东。

(0)

偈七首·其五

悟了同未悟,归家寻旧路。

一字是一字,一句是一句。

自小不脱空,两岁学移步。

湛水生莲花,一年生一度。

(0)

八咏警戒·其四

人非莫举扬,万事且包荒。

殿上便犹掩,车中吐不妨。

在他诚所短,于己有何长。

须是常规检,回头自忖量。

(0)

腊月十九日雨后

常年过腊雪犹繁,泽国春光已可怜。

初怪醉魂迷甲子,稍知客路断山川。

柳条著雨看成绿,花蕊融冰乍欲燃。

避地早辞车马迹,杖藜犹有里中贤。

(0)

盆山

青泉盈池底白石,中有高山高不极。

连峰绝壑知几许,朝霏暝烟无定色。

山下清波清浅流,鱼龙浩荡芥为舟。

今君欲渡何由得,纵有神仙君不识。

(0)

赤甲竞渡

古潭苍苍照毛发,龙藏水心波色活。

风雷如在石壁下,有时云雨何仓卒。

今年天旱百昌死,神物亦恐俱埋没。

南人厌龙抱珠睡,骈舟伐鼓探龙窟。

皆言龙惊当上天,九河翻雨石涌泉。

君不见朝来积水上,鱼鳖死尽龙安眠。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