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靖州太守李秀实挽词二首·其二》
《靖州太守李秀实挽词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周必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伊昔观灯火,居然饮彻明。

一旬聊隐几,万日遽成茔。

回首歌钟地,伤心挽铎声。

朔风知客恨,犹欲返铭旌。

(0)
翻译
昔日观赏灯火,竟然彻夜畅饮。
十天短暂闲居,一生忽然化为陵墓。
回望那欢歌宴饮之地,悲伤中听见丧钟之声。
北风吹过,仿佛感知到游子的哀愁,还想带回丧葬的旗帜。
注释
伊昔:昔日。
观:观赏。
灯火:灯火。
居然:竟然。
饮彻明:彻夜畅饮。
一旬:十天。
聊:短暂。
隐几:闲居。
万日:一生。
遽:忽然。
成茔:化为陵墓。
回首:回望。
歌钟地:欢歌宴饮之地。
伤心:悲伤。
挽铎声:丧钟之声。
朔风:北风。
知:感知。
客恨:游子的哀愁。
铭旌:丧葬的旗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为悼念靖州太守李秀实而作的挽词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哀悼之情。

首句“伊昔观灯火”回忆起往昔与李秀实共度的时光,灯火辉煌,似乎还在眼前;“居然饮彻明”则描绘了他们畅谈直至天明的场景,显示出友情深厚。然而,“一旬聊隐几,万日遽成茔”笔锋陡转,感叹时光飞逝,昔日的朋友已突然离世,化为长眠之土,令人悲痛不已。

“回首歌钟地,伤心挽铎声”通过想象故地的歌乐声和丧葬仪式中的铎声,进一步渲染出哀伤的氛围。最后两句“朔风知客恨,犹欲返铭旌”借寒风吹过,仿佛感知到诗人内心的哀痛,连风都似乎想要将铭旌带回,表达了对亡者的无尽思念和未能挽留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

作者介绍
周必大

周必大
朝代:宋   字:子充   生辰: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
猜你喜欢

过荆门观蒙惠泉

云过山城没,溪回磴道平。

一沤淙石底,万户枕泉声。

童子将茶去,僧雏负钵行。

居人传好语,得似长官清。

(0)

病起偶题·其一

对客心如怯,窥铜只自怜。

负暄疏败发,发箧理残篇。

名岂儒冠误,病因浊酒痊。

浮生喻泡影,何以乐青年。

(0)

病起独坐

荒草绿如烟,何秋不可怜。

病家无客至,小犬亦高眠。

开帙寻诗料,添衣缺酒钱。

闭门读庄子,秋水马蹄篇。

(0)

丈石居小集送苏潜夫

底事心难尽,穷宵说未终。

半槽平口水,一叶打霜风。

寒月冲煤焰,枯株照粉红。

别来元白语,多分在诗筒。

(0)

龙君超邀余过新置山庄庄在翠微中甚幽僻·其四

闭却层崖道,人间了不知。

渔樵分氏族,花果认干支。

滴露新梧子,参云老桧枝。

龙髯曾此去,峦壑也堪疑。

(0)

暑中舟行入村舍偕冷云及明教居士·其三

抛却旧衫红,披蓑向此中。

微云缥碧水,深树绿沈风。

官税租能给,山赀了不丰。

扑头随衲子,犹可作庞翁。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