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青山映小池。绿荷阴尽雨离披。
何人解识秋堪美,莫为悲秋浪赋诗。
携浊酒,绕东篱。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一曲青山映小池。绿荷阴尽雨离披。
何人解识秋堪美,莫为悲秋浪赋诗。
携浊酒,绕东篱。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田园风光的图景。开篇“一曲青山映小池”,即设置了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山影倒映在水中,给人一种清净脱俗之感。而“绿荷阴尽雨离披”则表现出荷叶覆盖下的池塘在雨后露出的湿润与生机。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领悟。
接着,“何人解识秋堪美,莫为悲秋浪赋诗”,诗人似乎在自问或者询问别人,谁能真正理解秋天的美丽,而不是单纯地感叹或是写下一些不着边际的诗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秋景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
“携浊酒,绕东篱。菊残犹有傲霜枝。”这里,诗人带着些许浑浊的美酒,围坐在东边的竹篱旁,享受着秋天的悠闲时光。同时,他注意到即便是在严寒中,菊花依然傲立,散发着不屈不饶的精神。
最后,“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诗人提醒读者,应该记住这一年中的美好景象,因为现在正值秋天果实成熟、色彩斑斓之际,是一年中最为美好的时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厚感情以及他独特的审美观点。
天马辞月窟,飘然来沙场。
飞鸿失其群,哀吟独南翔。
我生胡不辰,三年羁钱塘。
矫首屡四望,雪晴关山长。
男儿生堕地,勋名在四方。
那能守丘园,郁郁怀故乡。
所悲有双亲,白发垂高堂。
温凊谁当共,甘旨谁当尝。
所以终夜起,怆然悲以伤。
由来忠孝节,千古垂纲常。
大罪既逆天,细事胡足量。
登高观大荒,大荒何茫茫。
白日悬苍穹,不照游子肠。
天苍苍,地靡靡,东西相距几万里。
日月来往朝夕间,游子一去何当还。
罗衣血泪红斑斑,芳尘掩镜愁朱颜。
昔时送别长安道,几见春风荡芳草。
金鞍锦鞯不可期,紫燕黄鹂坐中老。
知君自有心,贱妾空自怜。
一束锦字书,何能到君边。
海中珊瑚泥底藕,不见青天终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