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市声如海水,纷纷甲第连云起。
自从秦鹿走中原,蓬蒿长遍鸣珂里。
夜深鬼语风吹沙,光怪走地圆如瓜。
兔葵燕麦芃芃地,尽是当年宰相家。
城中市声如海水,纷纷甲第连云起。
自从秦鹿走中原,蓬蒿长遍鸣珂里。
夜深鬼语风吹沙,光怪走地圆如瓜。
兔葵燕麦芃芃地,尽是当年宰相家。
这首明代诗人詹同的《蒿里》描绘了一幅繁华落尽、世事沧桑的城市景象。首句“城中市声如海水”运用比喻,将喧嚣的市井之声比作浩渺的海浪,形象地展现出城市的热闹与喧嚣。接下来的“纷纷甲第连云起”进一步描绘了昔日权贵们的豪宅林立,仿佛直入云霄。
然而,随着历史的流转,“自从秦鹿走中原”,暗指政权更迭,如同野鹿般逃离,暗示了政治动荡和贵族没落。诗人以“蓬蒿长遍鸣珂里”描绘了这些昔日显赫之地如今荒凉破败,只剩下杂草丛生,昔日的马蹄声(鸣珂)已成追忆。
“夜深鬼语风吹沙”营造出一种阴森的气氛,夜晚的风声仿佛是鬼魂的低语,而“光怪走地圆如瓜”则描绘了月光下地面的奇特景象,可能是指光影交错,如同瓜田中的幻象。最后两句“兔葵燕麦芃芃地,尽是当年宰相家”,以兔葵和燕麦这些寻常植物代替昔日的奢华,揭示了物是人非,这些宰相府邸如今只剩下一片荒芜,令人感叹世事变迁无常。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历史兴衰、权贵沉浮的深刻感慨,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沧桑之感。
管妙弦清歌入云,老人合眼醉醺醺。
诚知不及当年听,犹觉闻时胜不闻。
天游龙辇驻城闉,上苑迟光晚更新。
瑶台半入黄山路,玉槛傍临玄霸津。
梅香欲待歌前落,兰气先过酒上春。
幸预柏台称献寿,愿陪千亩及农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