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屋春将尽,纱窗日易昏。
不知多少恨,相见与君言。
华屋春将尽,纱窗日易昏。
不知多少恨,相见与君言。
这首明代诗人吴鼎芳的《怨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深的闺怨之情。首句“华屋春将尽”,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豪华的居所也难掩季节的变迁,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时光的无情流逝。次句“纱窗日易昏”进一步渲染了阴郁的氛围,纱窗外的日光逐渐昏暗,象征着主人公心境的黯淡。
后两句“不知多少恨,相见与君言”,直接抒发了主人公心中的无尽哀怨。她无法诉说的愁绪,只能在与心上人的相见中略表一二,这种无法言说的痛苦和期待,更显其情感的深沉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含蓄的表达,展现了女子在春末时节的孤寂与哀怨,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贫居雀喧噪,况乃静巷陌。
夜眠睡不成,空庭闻露滴。
旁有一杯酒,欢然如对客。
月光久逾明,照得笔墨白。
平生志舒豁,难可似兹夕。
四肢得自便,虽劳不为役。
故人山中住,善治活身策。
五谷口不尝,比僧更闲寂。
我今暂得安,自谓脱幽戚。
君身长逍遥,日月争老得。
亭亭新阁成,风景益鲜明。
石尽太湖色,水多湘渚声。
翠筠和粉长,零露逐荷倾。
时倚高窗望,幽寻小径行。
林疏看鸟语,池近识鱼情。
政暇招闲客,唯将酒送迎。
贡籍常同府,周行今一时。
谏曹诚已忝,京邑岂相宜。
黑发年来尽,沧江归去迟。
何时得携手,林下静吟诗。
凤凰楼下醉醺醺,晚出东门蝉渐闻。
不使乡人治驿路,却将家累宿山云。
闲时采药随僧去,每月请钱共客分。
县吏若非三载满,自知无计更寻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