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居雀喧噪,况乃静巷陌。
夜眠睡不成,空庭闻露滴。
旁有一杯酒,欢然如对客。
月光久逾明,照得笔墨白。
平生志舒豁,难可似兹夕。
四肢得自便,虽劳不为役。
故人山中住,善治活身策。
五谷口不尝,比僧更闲寂。
我今暂得安,自谓脱幽戚。
君身长逍遥,日月争老得。
贫居雀喧噪,况乃静巷陌。
夜眠睡不成,空庭闻露滴。
旁有一杯酒,欢然如对客。
月光久逾明,照得笔墨白。
平生志舒豁,难可似兹夕。
四肢得自便,虽劳不为役。
故人山中住,善治活身策。
五谷口不尝,比僧更闲寂。
我今暂得安,自谓脱幽戚。
君身长逍遥,日月争老得。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与内心平和的生活状态。开篇即以“贫居雀喧噪,况乃静巷陌”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感受,尽管外界嘈杂,但诗人的内心却异常宁静。夜晚难眠,听着空庭中露水滴答,感到一种孤独与寂寞,而“旁有一杯酒,欢然如对客”则显示了诗人在这种孤独中也能找到一份自得其乐。
“月光久逾明,照得笔墨白”描绘了一种静谧的夜晚景象,月光皎洁,仿佛能够洗涤一切尘世杂念。接着,“平生志舒豁,难可似兹夕”表达了诗人对此刻生活状态的满足与珍惜,认为这是难得的安宁时刻。
“四肢得自便,虽劳不为役”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生活自由自在,不受外界束缚。诗人提到“故人山中住,善治活身策”,可能是指自己或朋友选择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以此来保护内心的宁静。
“五谷口不尝,比僧更闲寂”则表明这种生活状态超越了世俗对物质享受的追求,达到了更加出世的平和。最后,“我今暂得安,自谓脱幽戚。君身长逍遥,日月争老得”诗人感叹自己能够暂时获得内心的平静,对未来持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和个人生活状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在宁静的一种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