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赞饮光》
《赞饮光》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千闻巧演眉犹蹙,一见轻拈笑不休。

笑里藏锋谁辨的,刹竿倒却有来由。

(0)
鉴赏

这首诗《赞饮光》由宋代诗人释守卓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人物情感的复杂性和微妙之处。

首句“千闻巧演眉犹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个人物在听闻各种事情时,即使技巧高超,眉头依旧紧锁的情景。这不仅表现了其对事物的认真态度,也暗示了内心的复杂情绪或面临的挑战。

次句“一见轻拈笑不休”,则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描述了当这个人见到某物或某人时,轻巧地一笑便难以止歇的情景。这里的“笑”不仅仅是表面的愉悦,更可能蕴含着对世事的洞察或是对某种情境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的“笑里藏锋谁辨的”,进一步揭示了笑容背后的深意。这句话意味着在微笑中隐藏着锐利的见解或批评,但外人难以察觉。这不仅是对人物智慧和表达能力的高度赞扬,也暗示了社会交往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沟通策略。

最后一句“刹竿倒却有来由”,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事物看似偶然或意外的背后,往往有着深层次的原因或逻辑。这句话鼓励人们深入思考表面现象背后的真实动机,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赞饮光》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人性、社会以及生活智慧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富有内涵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川七夕十韵

溪色荡林丘,斜曛散垄头。

泽梁清露浣,篱落暝烟浮。

远睐穷霄汉,闲情付女牛。

绤巾微送暑,团扇易惊秋。

鹊影联桥静,萤光绕壁流。

薄霞低拂幔,纤月半垂钩。

桂性宜村坞,兰言泊海陬。

芋瓜沿俗课,童稚趁宵游。

河鼓年年事,江帆际际忧。

莫令孤雅韵,疲梦惬沧洲。

(0)

昌华废苑行

君不见刘家兄弟擅豪雄,穗城佳丽侔雒中。

离宫远映三珠树,别馆还依八桂丛。

边衅坐销閒介胄,更辟昌华开苑囿。

墨翰全收上国英,衣冠尽挹中原秀。

南面称孤乐事多,椒庭歌舞盛纨罗。

就中掇得春如海,楚媛吴娃愁几何。

自谓繁华无与比,江天水戏尤堪侈。

龙舟夜月泛晴沙,兰桨春风吹白芷。

千秋疑冢带寒烟,陵树萧条古水边。

独有芳菲情不耐,教人空艳素馨田。

(0)

杂咏·其七

莫愁湖上柳初齐,教妓楼前草欲迷。

九曲明珠穿不得,有君针线作灵犀。

(0)

灯夕杂咏·其四

九夜渐晴天渐光,十一月华明似霜。

纷纷弦管踏灯去,陌上绮罗空断肠。

(0)

集药洲芙蓉花下怀何七李四

芙蓉万树溪水东,十里冉冉秋花丛。

晓日映分玛瑙紫,晚风吹作珊瑚红。

乍来感此有馀忆,欲采寄之无便鸿。

一棹蹉跎不相过,祇愁飘落随飞蓬。

(0)

登金钗山访余五娘墓

香魂招罢掩春闺,翠袖金钗委作泥。

过客自矜兰麝土,夜台谁伴凤凰栖。

冰心似月怜多缺,藻思如花想旧题。

延伫不堪怀古处,冷风斜日墓门西。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