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兰皋曲》
《兰皋曲》全文
元 / 萨都剌   形式: 古风

溪水长涵幽草芳,春溪露滴兰叶光。

美人日暮采兰去,风吹露湿芙蓉裳。

芙蓉为裳兰结佩,玉立亭亭临水际。

天寒袖薄人不知,疏雨兰苕鸣翡翠。

幽兰日日吹古香,美人不来溪水长。

(0)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兰皋曲》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以溪水为中心,通过“溪水长涵幽草芳”展现出溪流的清澈与生机,幽草的芬芳增添了宁静的氛围。接下来,“春溪露滴兰叶光”进一步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露珠晶莹,洒在兰叶上,闪烁着光芒。

“美人日暮采兰去”引入了美丽的女子形象,她傍晚时分采摘兰花,暗示着一种淡雅高洁的气质。女子离去后,“风吹露湿芙蓉裳”,微风带着露水打湿了她的衣裳,更显其清冷孤寂。

“芙蓉为裳兰结佩”运用象征手法,将芙蓉比作女子的衣裳,兰结佩则象征高洁的品性,女子的形象更加鲜明。接下来,“玉立亭亭临水际”形容女子如玉般清丽,亭亭玉立在水边,增添了几分静态美。

“天寒袖薄人不知,疏雨兰苕鸣翡翠”描绘了天气转凉,女子衣衫单薄,却无人察觉,只有稀疏的雨声和兰苕的摇曳声打破了寂静,翡翠鸟的鸣叫更显得环境的幽深。

最后,“幽兰日日吹古香,美人不来溪水长”再次强调了兰花的香气和女子的缺席,溪水依旧流淌,兰花独自散发着香气,表达了诗人对美人离去后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兰皋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兰溪图,寓情于景,借美人采兰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和对远方之人的思念。

作者介绍
萨都剌

萨都剌
朝代:元   字:天锡   号:直斋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生辰:约1272—1355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猜你喜欢

古诗七首·其五

旭日始曰旦,有鸟鸣嘐嘐。

牡出得饮啄,雌居完守巢。

幽人念兹久,尼父讵系瓠。

先民重自任,贵器藉白茅。

(0)

钓龙台怀古

自古瓯闽国富雄,南琛不与职方通。

江流禹画纵横外,出入秦封苍莽中。

逐鹿兵还神器定,屠龙人去钓台空。

海门落日潮头急,何处繁华是故宫。

(0)

天师张大玄祈雪歌

至元二年冬不雪,天子夙夜忧黎民。

官庭择日诏方士,台观通天求百神。

留侯之孙住龙虎,世领祠官列圭组。

凫舄经时谒紫微,凤章半夜飞玄武。

皇天爱民祈可必,腊雪依微应三日。

望拜还闻在竹宫,受釐忽报临宣室。

天地杳默韬玄功,赐余纷纭恩数隆。

请和六气辅元化,常使九州歌岁丰。

(0)

游芙蓉山八首·其六

花开风自柔,谷深日无晖。

高萝鸟声转,葱翠摇阴霏。

孤娱有穷深,境异心不移。

东峰虎长啸,西涧獐争啼。

运往人理尽,物新古道违。

欣然抱奇怀,白云遥相知。

日夕意犹缅,信有忘归时。

(0)

题赵子固墨兰

承平洒翰向丘园,芳佩累累寄墨痕。

已有《怀沙》、《哀郢》意,至今春草忆王孙。

(0)

涔河桥

清涔虹影落云涛,海上三山望不遥。

春涨漫愁杯渡细,云深常护鬼功劳。

汎槎客至银河外,题柱人归玉垒标。

明月远天渔父意,一声铁笛一兰桡。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