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二年冬不雪,天子夙夜忧黎民。
官庭择日诏方士,台观通天求百神。
留侯之孙住龙虎,世领祠官列圭组。
凫舄经时谒紫微,凤章半夜飞玄武。
皇天爱民祈可必,腊雪依微应三日。
望拜还闻在竹宫,受釐忽报临宣室。
天地杳默韬玄功,赐余纷纭恩数隆。
请和六气辅元化,常使九州歌岁丰。
至元二年冬不雪,天子夙夜忧黎民。
官庭择日诏方士,台观通天求百神。
留侯之孙住龙虎,世领祠官列圭组。
凫舄经时谒紫微,凤章半夜飞玄武。
皇天爱民祈可必,腊雪依微应三日。
望拜还闻在竹宫,受釐忽报临宣室。
天地杳默韬玄功,赐余纷纭恩数隆。
请和六气辅元化,常使九州歌岁丰。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天师张大玄祈雪歌》,描绘了朝廷为祈求降雪以解民生之忧而进行的仪式活动。诗中充满了对天师张大玄的尊敬与期待,以及对上天赐予恩泽的感激之情。
开篇即点明了至元二年冬季无雪,天子为此忧虑百姓生活的情景,体现了君主体恤民情的仁德之心。随后描述了朝廷通过选择吉日、祭拜诸神、派遣天师张大玄等举措来祈求降雪的过程。张大玄作为留侯后代,其地位与职责显赫,象征着古代宗教与政治的结合。
诗中运用了“凫舄”、“紫微”、“凤章”、“玄武”等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词汇,营造出庄重、神圣的氛围。通过“望拜”、“受釐”的仪式描写,展现了人们对天师祈雪行为的虔诚与期待。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上天赐予恩泽的感激,并寄希望于天师能调和六气,辅助自然界的元化,确保九州人民能够丰收喜乐。整首诗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与依赖,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封侯无相骨,际会须风云。
君看牧羊儿,一胜拜将军。
粤西有巨盗,十载烟尘昏。
蔓延及浙水,召募急如焚。
投辕授旗甲,万马如蜂屯。
男儿身许国,生死安足论。
努力事戎行,及时当树勋。
苏卿仗汉节,十九岁华迁;
管宁客辽东,亦阅十九年。
还朝千古事,归国一身全。
予独生不辰,家国两荒烟;
飘零近廿载,仰止愧前贤!
岂意避秦人,翻作楚囚怜!
蒙头来故里,城郭尚依然;
彷佛丁令威,魂归华表巅。
有腼此面目,难为父老言;
智者哀我辱,愚者笑我顽。
或有贤达士,谓此胜锦旋。
人生七尺躯,百岁宁复延!
所贵一寸丹,可与金石坚。
求仁而得仁,抑又何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