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诸从游应试二首·其一》
《送诸从游应试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一壑谋身世所疏,几人相伴此闲居。

月悬山馆谈经处,雪压林皋宴坐余。

向来衣钵吾将付,先辈文章子孰如。

亦知雅志轻青紫,好及明时早上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与心境追求。诗人以“一壑谋身世所疏”开篇,点明了自己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宁静的生活选择。接着,“几人相伴此闲居”一句,既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孤独感,也暗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或许能找到心灵的伴侣。

“月悬山馆谈经处,雪压林皋宴坐余”,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静谧深邃的氛围。月光洒在山馆之上,似乎在与诗人一同探讨经义;而雪覆盖的林间小径,则是诗人独坐冥想后的痕迹。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也体现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向来衣钵吾将付,先辈文章子孰如”,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传承与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后学的期待。他愿意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下一代,希望他们能够超越自己,成为更好的学者和思想家。

最后,“亦知雅志轻青紫,好及明时早上书”,诗人表明了自己的高尚情操和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他深知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修养和对知识的追求,而非外在的荣华富贵。在清明的时代,他愿意早起读书,继续探索学问的奥秘,体现了他对学问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自然景色、知识传承和人生追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境界,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立春帖子·其三太上皇帝阁

手把蟠桃植,何劳羯鼓催。

从今三万岁,十度看花开。

(0)

寒食曲

今年寒食好天色,游人踏青行不极。

寻山不惮千里远,往往啼号湿松柏。

一杯才酹坟上土,祗就坟前便歌舞。

故乡自有懊恼声,插腰羊皮小番鼓。

吁嗟悲欢一饷间,但恨死人不能语。

君不见北客纷纷俱落南,先冢尽被胡尘漫。

影堂逢节具饮食,魂魄夜行溪谷山。

(0)

寄徐彦偲

都城判袂十年馀,世路艰昏迹颇孤。

顾影不知天际雁,置身方类鼎中鱼。

危言空慕刘蕡策,痛哭难看贾谊书。

一笑何时成破涕,为君握手话区区。

(0)

赠张叔靖

穷达乘除自有天,岂须腾上赋鸢肩。

千牛疾解多忧折,十驾徐行未必鞭。

再上公孙方见用,蚤成贾谊晚堪怜。

第令饱贮唐虞道,慷慨行观孟子前。

(0)

和公实早行二首·其二

客子发中夜,小炉香半存。

病躯凭瘦马,残梦过前村。

柳近和风紧,尘高望月昏。

何时展书卷,竹屋对朝暾。

(0)

洞仙歌.次王漕邀赏海棠韵

东皇著意,妙出妆春手。点缀名花胜于绣。

向鱼凫国里,琴鹤堂前,仍共赏,蜀锦堆红炫昼。

娇娆真绝艳,尽是天然,莫恨无香欠檀口。

幸今年风雨,不苦摧残,还肯为、游人再三留否。

算魏紫姚黄号花王,若定价收名,未应居右。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