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徐彦偲》
《寄徐彦偲》全文
宋 / 郑刚中   形式: 七言律诗

都城判袂十年馀,世路艰昏迹颇孤。

顾影不知天际雁,置身方类鼎中鱼。

危言空慕刘蕡策,痛哭难看贾谊书。

一笑何时成破涕,为君握手话区区。

(0)
翻译
京城分别已过十多年,世道艰难,我的足迹显得孤独。
望着自己的影子,不知天边的大雁何时归,身处世间就像鼎中的鱼任人烹煮。
我仰慕直言敢谏的刘蕡,却只能痛哭无法像贾谊那样写出激昂的文章。
何时能破涕为笑,与你握手倾诉心中的琐碎。
注释
都城:指京都。
判袂:分离。
十年馀:十多年。
世路:世道。
艰昏:艰难困苦。
迹颇孤:足迹孤单。
顾影:回头看自己。
天际雁:天边的大雁。
置身:身处其中。
鼎中鱼:比喻在社会中任人摆布的人。
危言:直言。
刘蕡策:刘蕡的直言策略。
痛哭:悲痛哭泣。
贾谊书:贾谊的著作,常用来象征忧国忧民的情感。
一笑:微笑。
破涕:止住眼泪。
握手:握手交谈。
区区:形容琐碎或谦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寄徐彦偲》,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多年后的情感交流。首句“都城判袂十年馀”描绘了两人分离已久,时间跨度之长,令人感慨。接着,“世路艰昏迹颇孤”写出了世事艰难,人生道路显得孤独,暗示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体悟。

“顾影不知天际雁,置身方类鼎中鱼”运用比喻,诗人以“天际雁”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而自己却像“鼎中鱼”般身陷困境,表达了对自由和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接下来,“危言空慕刘蕡策,痛哭难看贾谊书”表达了诗人对直言敢谏的刘蕡和才子贾谊的仰慕,以及自己身处逆境时的无奈和悲痛。

最后两句“一笑何时成破涕,为君握手话区区”,诗人期盼着能与友人重逢,共度难关,笑声能冲淡泪水,通过握手交谈来倾诉彼此的心声。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郑刚中

郑刚中
朝代:宋   字:亨仲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生辰:1088年—1154年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臂痛谒告,作三绝句示四君子·其二

心有何求遣病安,年来古井不生澜。

祗愁戏瓦闲童子,却作泠泠一水看。

(0)

雍秀才画草虫八物·其三虾蟆

睅目知谁瞋,皤腹空自胀。

慎勿困蜈蚣,饥蛇不汝放。

(0)

别择公

黍离不复闵宗周,何暇雷塘吊一丘。

若问西来师祖意,竹西歌吹是扬州。

(0)

闻子由为郡僚所捃,恐当去官

少学不为身,宿志固有在。

虽然敢自必,用舍置度外。

天初若相我,发迹造宏大。

岂敢负所付,捐躯欲投会。

宁知事大谬,举步得狼狈。

我已无可言,堕甑难追悔。

子虽仅自免,鸡肋安足赖。

低回畏罪罟,黾勉敢言退。

若人疑或使,为子得微罪。

时哉归去来,共抱东坡耒。

(0)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灵关稳跨驴。」安节将去,为诵此句,因以为韵,作小诗十四首送之·其十一

乞墦何足羡,负米可忘艰。

莫为无车马,含羞入剑关。

(0)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七蓼屿

秋归南浦蟪蛄鸣,霜落横湖沙水清。

卧雨幽花无限思,抱丛寒蝶不胜情。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