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公实早行二首·其二》
《和公实早行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郑刚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客子发中夜,小炉香半存。

病躯凭瘦马,残梦过前村。

柳近和风紧,尘高望月昏。

何时展书卷,竹屋对朝暾。

(0)
翻译
旅人深夜出发,小炉中的香火只剩一半。
病弱的身体靠着瘦弱的马,破碎的梦境飘过前面的村庄。
微风吹动着柳树,显得格外紧促,抬头望向天空,月色昏暗。
不知何时能翻开书卷,在竹屋中迎接清晨的阳光。
注释
客子:旅人。
发:出发。
中夜:深夜。
小炉:小炉子。
香半存:香火只剩一半。
病躯:病弱的身体。
凭:靠着。
瘦马:瘦弱的马。
残梦:破碎的梦境。
过:飘过。
前村:前面的村庄。
柳近:柳树靠近。
和风:微风。
紧:格外紧促。
尘高:尘土飞扬。
望月昏:月色昏暗。
何时:不知何时。
展:翻开。
书卷:书本。
竹屋:竹屋。
对:面对。
朝暾:清晨的阳光。
鉴赏

这首宋诗《和公实早行二首(其二)》是郑刚中的作品,描绘了夜晚行旅者的孤独与期待。诗人以“客子发中夜”起笔,形象地刻画出深夜出行的游子,暗示旅途的艰辛和孤寂。小炉香半存,进一步渲染了寂静的氛围,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落寞。

“病躯凭瘦马”表达了诗人身体不适但仍坚持前行的状态,显示出坚韧不拔的精神。接下来,“残梦过前村”则通过梦境的破碎,寓言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以及对家乡或过去的怀念。

“柳近和风紧,尘高望月昏”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如柳树在微风中摇曳,尘土飞扬,以及月色朦胧,展现了早行时的迷茫与苍凉。最后,诗人以“何时展书卷,竹屋对朝暾”收束,表达了对平静读书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新的一天充满希望的心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画面生动,既体现了旅途的艰辛,又流露出诗人坚韧与期待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郑刚中

郑刚中
朝代:宋   字:亨仲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生辰:1088年—1154年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横秋阁

地僻无车马,新凉入醉乡。

柳烟颦夕渚,莲露泣秋塘。

懒听能啼雁,閒披古锦囊。

物华随处好,何必在潇湘。

(0)

涉世

甘苦炎凉已遍经,少年磨洗晚年成。

脚行险处人都错,心放宽时事自明。

阅世兴衰天有眼,随时消长水无情。

一身收拾归绳墨,才动千条万绪生。

(0)

春闺辞

桃飞红雪上帘钩,杨柳风丝拂画楼。

日透阑干人病酒,卖花声过懒搔头。

(0)

送张判官归巴州

回首三巴曲,平生万里桥。

衣冠无赖客,花月可怜宵。

(0)

栖霞寺·其一

翠巘耸层云,珍祠古迹存。

获登千佛岭,仰荷九天恩。

塔影凌虚阁,钟声度远村。

僧言前太守,罕有到松门。

(0)

蔡天启作中兴碑诗且邀同赋

一日屠戮三庶人,天理已尽杀气昏。

青宫惴惴二十载,免祸自求黄屋尊。

忠臣开除两京路,未知日月双悬处。

归来祈哀语可怜,今日贵作天子父。

潇湘江边镵穹碑,烟云相连愁九疑。

湖南万古长嗟地,剩与屈贾添馀悲。

雄文漫郎来作吏,正色颜公谒西内。

两贤愤托金石坚,莫求此碑求此意。

休闯九阍诉帝傍,莫化杜鹃啼故乡。

磨崖难摧幽恨长,水流不尽山苍苍。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