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难填碧海干,徘徊中夜倚阑干。
不堪容易少年事,安得愁中却暂欢。
精卫难填碧海干,徘徊中夜倚阑干。
不堪容易少年事,安得愁中却暂欢。
这首诗以"精卫填海"的神话典故开篇,表达了一种深沉而执着的情感。"精卫难填碧海干"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苦闷与无法排解的忧愁,如同精卫鸟试图填平无尽的大海一般,其艰难和徒劳感强烈。"徘徊中夜倚阑干"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倚栏杆,思绪万千,难以入眠的画面,透露出孤独与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不堪容易少年事,安得愁中却暂欢",诗人感慨青春易逝,曾经无忧无虑的日子已不再,而在愁苦之中更难以寻觅片刻的欢乐。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实困境中的深深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精卫填海的意象和对少年往事的追忆,展现了作者在愁苦中挣扎的心境,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和深沉的人生哲理。宁调元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其作品往往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黄沙横吹意傥恍,江色摸胡迷背向。
刺舟开岸风掠耳,日莫归来说惊浪。
旋添榾柮火蒙密,堵立咨嗟罗少长。
碗楪铿然野炊熟,井税未输夜舂响。
少年信脚蹈忧患,几同蜑叟埋烟瘴。
归来闲散赎辛勤,老住江村无杂想。
梦回书几有青灯,鸡一再鸣布衾暖。
遥想老禅读此诗,应作掀髯笑拊掌。
道人天姿心匠妙,漆瞳含秋看飞鸟。
气和不减华林风,韵高胜却霜岩晓。
心胸冰壶不隔尘,争传落笔如有神。
不画凌烟大羽箭,来写山林梦幻身。
清秀摩云洞冰雪,更将已素称三绝。
不作能痴顾虎头,定为露顶王摩诘。
传神写照谁与功,吾闻成在阿堵中。
拟将万匹鹅溪绢,为写沤中胜义空。
兀坐思归不举头,窗风为我翻书叶。
众中闻语认乡里,便觉石门寒叠叠。
云庵已作白塔新,当眼风枝心欲折。
道人丛林十年旧,古寺青灯夜相接。
失声方欲问江南,忽忆去年淮上别。
逃空蛩然闻足音,见子令人解愁结。
地炉火冷霜月苦,一室諠哗终暖热。
湘山破晓立俜停,秀抹铅华馀积雪。
故应山亦为余喜,隔岸遥看圆笑靥。
千岩佳处可同游,明日波晴当理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