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苦炎凉已遍经,少年磨洗晚年成。
脚行险处人都错,心放宽时事自明。
阅世兴衰天有眼,随时消长水无情。
一身收拾归绳墨,才动千条万绪生。
甘苦炎凉已遍经,少年磨洗晚年成。
脚行险处人都错,心放宽时事自明。
阅世兴衰天有眼,随时消长水无情。
一身收拾归绳墨,才动千条万绪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镃的《涉世》,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经历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感悟。开篇“甘苦炎凉已遍经,少年磨洗晚年成”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历程中各种酸甜苦辣体验的总结,以及通过青年时期的砥砺前行,最终在晚年形成个人品格和成就的过程。
接着“脚行险处人都错,心放宽时事自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面对危险困境时,他人的误解与自己的豁达。这里强调的是内心的平和与超然,可以使得事态自然明了。
中间“阅世兴衰天有眼,随时消长水无情”两句,则是诗人借用宇宙万物生生灭灭的规律来比喻人间的兴衰更替,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里“天有眼”暗示着一种自然法则,而“水无情”则象征了时间流逝、事物变化的无常与冷酷。
最后,“一身收拾归绳墨,才动千条万绪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所学所思进行总结和整理,将其化为文字创作,产生出丰富多彩的思想和艺术成果。这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视,以及通过文字来传递智慧和情感的决心。
这首诗语言质朴而意深,蕴含着诗人对生命、社会与文化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理性思辨与情操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