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煮石山房》
《煮石山房》全文
元 / 倪瓒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汲涧煮白石,云栖南涧隈。

敲石发新火,荆薪藉馀灰。

坐候升降理,静观寒燠媒。

遂忘石鼎沸,乍疑山雨来。

丹成同此术,鹤化讵能猜。

我亦餐金液,清浅笑蓬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煮石山房中煮白石的场景,充满了隐逸和自然的韵味。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煮石煮茶的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

首句“汲涧煮白石”,点明了活动地点和主要动作——从山涧汲取清澈之水,用来煮制白石。这不仅是一种生活实践,更蕴含着对纯净、自然之美的追求。接着,“云栖南涧隈”一句,以云的轻盈和山涧的幽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敲石发新火,荆薪藉馀灰。”描述了点燃柴火的过程,新火的诞生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荆薪作为燃料,既实用又朴素,与整个环境相得益彰。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简朴而充满仪式感。

“坐候升降理,静观寒燠媒。”诗人静静地等待水温的变化,观察四季的更替,这种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宇宙规律的尊重。通过“寒燠媒”(寒暑的媒介),诗人似乎在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道。

“遂忘石鼎沸,乍疑山雨来。”当水沸腾时,诗人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山间正下起了雨。这种情景交融的描写,将煮石煮茶的日常活动提升到了一种诗意的境界,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最后,“丹成同此术,鹤化讵能猜。”借用道家炼丹的典故,表达了通过修炼达到精神升华的寓意。同时,以“鹤化”(仙鹤化为仙人)的传说,暗示了通过内心的修行,可以超越凡尘,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我亦餐金液,清浅笑蓬莱。”诗人自言也像仙人一样,通过修炼获得了长生不老的金液,面对世界的繁华如蓬莱仙境般虚幻,他以微笑的态度看待这一切,体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超脱世俗的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煮石煮茶这一日常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是一首富有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倪瓒

倪瓒
朝代:元   字:泰宇   号:云林子   籍贯:江苏无锡   生辰:1301~1374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
猜你喜欢

送三坳宗侄邦团·其一

朝耕暮读承家早,冀北滇南识路多。

数酌金陵官舍酒,醉来词气亦平和。

(0)

复过无锡遇雨

东风吹雨向毗陵,山色濛濛对曲肱。

平日爱山今转解,只须常看不须登。

(0)

送邓正科还南安

已是聪明不反前,那堪鼻孔更成渊。

医门晚遇肱三折,官簿真收效十全。

入眼更怜风韵别,论交应觉世情偏。

百年种德深深在,诸老留题有钜编。

(0)

候风南浦连日苦热

南浦逶迤绿树多,万艘环系水无波。

喧声不觉催人老,美景其如执热何。

河朔芳樽空往事,郢中白雪漫高歌。

十年尘垢纷盈爪,聊就深清试刮磨。

(0)

瀛洲雅会次刘野亭先生韵·其三

分曹多暇复同游,意气驩然隘九州。

佳地称为文字饮,清樽嫌及妇人谋。

毫端珠玉三千首,眼底衣冠第一流。

却恐疏慵参未得,君恩交谊两难酬。

(0)

士修惠左传一部已为峡水所坏后加装潢又几为风雨所漂因成一绝

昔年沈没黄牛峡,今日漂零季子家。

左氏两遭风雨厄,天公应是厌浮誇。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