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耕暮读承家早,冀北滇南识路多。
数酌金陵官舍酒,醉来词气亦平和。
朝耕暮读承家早,冀北滇南识路多。
数酌金陵官舍酒,醉来词气亦平和。
此诗《送三坳宗侄邦团(其一)》由明代诗人罗钦顺所作,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
首句“朝耕暮读承家早”,描绘了侄子自幼勤奋学习,早早就继承了家族的期望与传统,日复一日地在清晨耕作,在夜晚读书,体现了对知识与责任的执着追求。
次句“冀北滇南识路多”,则以辽阔的空间比喻侄子广泛的知识与见识,无论是北方的冀州还是南方的滇南,他都能游刃有余,展现出其博学多才与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
“数酌金陵官舍酒”一句,将场景转向了离别的宴席,侄子即将离开家乡,前往金陵任职,主人以酒相送,表达出对远行者的祝福与不舍。通过“数酌”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宴席的热烈与主人的深情,也暗示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最后一句“醉来词气亦平和”,在酒醉之后,侄子的话语中流露出的是一种平静与从容,这不仅是对离别情绪的一种释放,也是对自己未来旅程的一种自信与期待。在醉意中,他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平和与坚定,预示着无论前路如何,他都将保持一颗冷静而坚韧的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情感与哲思,既表达了对侄子的深厚情感,也蕴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文关怀。
忆向西津棹酒船,维扬去结看花缘。
杖藜到处花辄好,夭红艳紫相留连。
散尽黄金携酒友,夜深明月还京口。
中流击楫来悲风,天阔参横移北斗。
俯仰光阴恰十春,二十四桥经战尘。
眼明忽见扬州种,衰病无因贾馀勇。
苍山自为门,呀豁异镌镵。
路通石壁尽,潦起田穟陷。
傍岭有结庐,潜潭净于鉴。
闻之固欲往,久雨湿泥泥。
莫陪太守车,然诺岂诳赚。
遥遥桥上去,望望马犹站。
畏滑不肯行,非关惜鞯䪌。